- 热门
- A~G
- H~L
- M~T
- U~Z
-
医疗损害怎么鉴定?分为医疗事故鉴定以及医疗损害鉴定,二者依据不同。医疗损害鉴定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为在日常医疗行为中存在法定过错并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导致的医疗损害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医疗技术等专门问题对外委托的鉴定。在医疗损害民事诉讼中,医疗损害鉴定结论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证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因此,鉴定后,人民法院会组织医患双方对证据进行质证。医疗损害鉴定文书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医疗损害鉴定文书经法庭质证确认后,方具有证据效力。法头条网为您具体解析。时间:2024.12.18
-
在医疗事故中,如果术中器械遗留体内,属于医疗过错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患者或其家属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并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时间:2024.12.18
-
在医疗实践中,术中器械遗留体内的情况被视为一种严重的医疗过失行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这种情况不仅构成医疗事故,还可能涉及民事赔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时间:2024.12.18
-
当遭遇医疗事故而院方拒绝赔偿时,患者或其家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能够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并且该过错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则有权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具体解决步骤包括但不限于协商、申请调解、提起诉讼等。时间:2024.12.17
-
医疗损害责任包括哪些?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医疗伦理损害责任以及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未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注意义务,在医疗过程中发生过错,并因这种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所形成的民事法律责任。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是指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等情况而未予说明,或者在实施手术、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时,应当向患者或其近亲属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而未尽到义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由此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法头条网为您具体分析解答相关细节。时间:2024.12.17
免费咨询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