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孩子溺亡父母把4名玩伴告了,未成年人是否有法定救助义务?

发布时间:2025.08.21 16:43:41
近日,一起案件引发热议,五名未成年人结伴戏水时,其中一人不幸溺亡。死者父母将四名同伴及其监护人告上法庭,引发社会对未成年人是否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激烈讨论。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读相关问题。

孩子溺亡父母把4名玩伴告了,未成年人是否有法定救助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条,法定救助义务的成立需满足“主体特定性”与“能力适配性”双重条件。

  未成年人因其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通常不被认定为法定救助义务主体。

  法律对救助义务主体的要求包含三方面核心要素:

  年龄与智力标准,要求行为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危险程度并采取合理措施;

  职业或法律关系标准,如医生对病患、父母对子女的救助义务均源于特定身份关系;

  先行行为标准,因自身行为引发危险状态,则需承担排除危险的义务。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未成年人救助义务的认定持审慎态度。

  案件中,五名未成年人年龄均在8至11岁之间,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院经审理认为,同伴虽对水域危险存在基础认知,但面对突发溺水事件时,其自保能力与救助能力均存在客观局限。

  在无法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要求未成年人实施超越其能力的救助行为,既违背法律对义务主体的能力要求,也不符合社会伦理期待。

  法院判定同伴已通过呼救、报警等方式履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救助义务,不构成过错,无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人死亡会承担什么责任?

  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人死亡的法律责任需根据义务来源与行为性质进行双重判定。

  从义务来源看,法定救助义务主要包含四类:

  其一,法律直接规定,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

  其二,职业要求,如医生对危急患者的救治义务;

  其三,法律行为约定,如承运人对患病旅客的救助责任;

  其四,先行行为引发的危险排除责任,如带他人进入危险区域后需承担安全保障义务。

  行为人负有上述法定义务却未履行,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

  在刑事责任层面,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人死亡可能触犯故意杀人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具体罪名认定需综合考量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程度与客观行为表现。

  未成年人因不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即使其行为与死亡结果存在因果关系,也不承担刑事责任,但监护人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在民事责任层面,不履行救助义务导致损害扩大的,行为人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且行为与损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

  法院对救助义务的认定始终遵循“能力适配”原则。法定救助义务的判定必须以行为人具备相应能力为前提,任何超越能力范围的义务要求均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烧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烧伤事件一旦发生,往往给受害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而合理的赔偿则是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恢复生活的重要支撑。那么,2025年烧伤赔偿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不仅关系到受害者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
    时间:2025.08.21
  • 男子退租遭拒还被房东殴打诽谤怎么处理?
    随着住房租赁市场的快速发展,租客与房东之间的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部分房东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法律认知差异,对租客实施不当行为。下面小编系统梳理退租遭拒后被殴打诽谤的应对策略,以及房东故意刁难租客的维权路径,为租客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时间:2025.08.20
  • 老人散步故意肘击训练学生违法吗怎么处罚?
    近期某地老人散步时故意肘击训练学生的事件引发社会热议,其行为不仅挑战了社会公序良俗,更可能触碰法律红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角度解析此类行为的违法性,并系统梳理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治安处罚标准,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框架。...
    时间:2025.08.19
  • 上海一路人疑被沿街商铺掉落的玻璃砸中去世,责任该如何划分?
    近日,上海一交会路口发生一起高空坠物致人死亡案件,一名路人被沿街商铺掉落的玻璃砸中身亡。该事件引发社会对建筑物责任主体认定与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析相关问题。...
    时间:2025.08.18
  • 办理残疾人证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随着社会对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日益重视,我国残疾证办理制度在2025年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办理残疾证需满足明确的伤残等级要求及法定条件。...
    时间:2025.08.16
  • 男童被人带去冒名顶替打疫苗,冒名顶替打疫苗犯法吗?
    6岁男童被邻居两次带去冒名顶替接种疫苗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中,男童被邻居以男扮女装方式冒充其女儿接种流脑疫苗,且半年前已发生过一次类似行为。事件暴露出疫苗接种管理的漏洞,更引发公众对冒名顶替打疫苗是否违法及受害者如何维权的法律追问。...
    时间:2025.08.15
  • 合肥4岁女童玩旋转木马时手被卡骨折,责任该如何划分?
    近日,某地儿童乐园内,一名4岁女童在玩旋转木马时左臂被木马与积木挤压致骨折,事件引发公众对游乐场安全责任的关注。此类纠纷中,责任划分需结合法律对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过错认定原则及证据规则综合判定。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读。...
    时间:2025.08.14
  • 5岁女童调座椅压死2岁弟弟,家长索赔车企被驳回有什么法律依据?
    近日,上海高院公布一起引发社会关注的案件:5岁女童在车内调节座椅时,不慎挤压致后排2岁弟弟窒息死亡,家长以车辆座椅存在设计缺陷、警示不足为由起诉车企索赔200万元,最终被法院驳回。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加细致的内容解读。...
    时间:2025.08.14
  • 16岁男生遭多人欺辱殴打,被逼跪地爬行学狗叫会怎么判?
    近日,16岁男生遭多人欺辱殴打、被逼跪地爬行学狗叫等极端事件,暴露出法律在应对未成年人恶性行为时的复杂性与争议性。下面小编结合最新立法动态,系统解析此类案件的定性与量刑逻辑,为公众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边界提供专业参考。...
    时间:2025.08.14
  • 66岁已婚男子与情人发生关系后猝死,情人有什么法律责任?
    近年来,婚外情引发的猝死事件频发,家属索赔纠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66岁已婚男子与情人发生关系后猝死,情人是否需承担法律责任?婚外情猝死案件中,家属的赔偿诉求能否得到支持?下面小编为您具体解答。...
    时间:2025.08.1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