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用人单位不给年假是不是违法行为?

发布时间:2025.05.29 16:25:57
近年来,用人单位未依法安排职工年休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关注。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依法享有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若不安排且不支付补偿,将构成违法。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责任与年休假天数计算方法出发,解析相关法律规定,为劳动者提供维权指引。

用人单位不给年假是不是违法行为?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且不支付相应补偿,将构成违法。即使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也需征得职工同意,并按照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法律明确规定了5种不享受年休假的情形,包括职工已享受超长寒暑假、事假超过20天且未扣工资、病假超期等。用人单位若主张劳动者不符合年休假条件,需提供充分证据(如考勤记录、医疗证明等)。除此之外,任何自行增设的排除条件均无效。

  若用人单位既不安排年休假,又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还需按照该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年休假天数怎么计算?

  年休假天数取决于劳动者累计工作时间,包括在不同用人单位的全日制工作经历、依法服兵役等视同工龄的期间。累计时间可通过社保记录、劳动合同、档案等材料证明。例如,一名职工曾在A单位工作5年、B单位工作3年,其累计工龄按8年计算,对应年休假5天。

  新入职员工符合连续工作满1年条件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剩余日历天数折算。计算公式为:(当年度剩余天数÷365)×全年应休天数,折算后不足1天部分不计。具体表现为7月1日入职且累计工龄满10年的职工,当年可休假(184÷365)×10≈5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时长;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法定假期及工伤停工留薪期也不占用年休假额度。职工休产假98天后,仍有权享受完整年休假。

相关阅读更多>>
  • 辞职后工资要下个月结怎么办?
    在劳动关系中,辞职与工资结算问题常引发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争议。部分用人单位规定辞职后工资需次月结算,或要求劳动者提前一个月提交辞职申请,此类规定是否合法?劳动者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下面小编将围绕辞职后工资结算时间及辞职预告期的法律规定展开分析,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
    时间:2025.06.14
  • 用人单位可否因劳动者患乙肝拒绝录用?
    就业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市场中时有发生,其中以乙肝病原携带者为代表的健康歧视尤为突出。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患乙肝为由拒绝录用,不仅违反平等就业原则,更可能触犯法律红线。与此同时,劳动者遭遇就业歧视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赔偿成为关键问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规范与维权路径两方面,系统解析用人单位录用限制的合法性边...
    时间:2025.06.12
  • 未经公司批准擅自休假的算旷工吗?
    在劳动关系中,员工擅自休假与旷工离职的工资结算问题,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与企业管理的平衡。未经批准擅自休假是否构成旷工,需结合劳动纪律与规章制度判断;旷工离职后的工资计算则需遵循法定标准与合同约定。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规范与实际操作角度,系统解析旷工认定与工资结算规则,为劳资双方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与操作指引...
    时间:2025.06.12
  • 女职工怀孕后被调岗降薪的合法吗?
    女职工怀孕后遭遇调岗降薪是职场中常见的劳动纠纷,此类行为直接侵害女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对孕期女职工实施特殊保护,禁止用人单位以怀孕为由擅自调整岗位或降低薪酬。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合规性及维权路径两个维度展开分析,为孕期女职工提供清晰的权益保障指引,助力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时间:2025.06.11
  • 个人原因离职可以申请经济补偿吗?
    在劳动纠纷中,离职经济补偿金始终是劳动者关注的焦点。个人原因离职能否主张补偿、补偿标准如何计算,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权益。下面小编将结合现行法律框架,系统解析个人原因离职的补偿适用性及经济补偿金计算规则,帮助劳动者明晰权益边界,避免因认知偏差导致权益受损。...
    时间:2025.06.11
  • 2025年工资个人所得税标准最新一览表
    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的关键税种,其政策调整与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延续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税率结构与扣除标准。...
    时间:2025.06.10
  • 连续上班24小时违反劳动法吗?
    在现代职场中,劳动者权益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连续24小时工作或企业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不仅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劳动环境。我国《劳动法》对工时制度、加班限制及劳动者维权途径作出明确规定,为劳动者提供了法律保障。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连续24小时工作的合法性,并梳理举报企业违法行为的操作流...
    时间:2025.06.09
  • 公司要求一天打卡六次合法吗?
    考勤制度是维护工作秩序的重要工具,但制度设计需兼顾合法性与合理性。部分企业为强化管理,要求员工每日多次打卡或对漏打卡行为采取严苛处罚,引发劳动争议。下面小编从法律视角出发,分析企业考勤制度的合法边界,探讨“每日六次打卡”及“漏打卡不计出勤”等规定的合规性,为劳动者与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时间:2025.06.09
  • 2025年退休返聘人员的工资标准?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退休返聘成为一种常见现象,既满足了退休人员继续工作的需求,也为企业提供了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退休返聘人员的工资标准以及被辞退时是否有补偿等问题,常常引发争议。下面小编将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帮助退休返聘人员和用人单位更好地理解自身权益和义务。...
    时间:2025.06.09
  • 试用期没有签劳动合同是否合法?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部分用人单位因管理疏漏或故意规避法律责任,导致试用期未签合同、合同到期未续签等争议频发。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此类行为的合法性及劳动者维权路径,为双方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
    时间:2025.06.07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