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租赁期间税费由谁承担?
租赁期间税费由谁承担?
1. 房产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在租赁关系中,房屋产权归出租人所有,因此原则上应由出租人承担房产税实践中,出租人与承租人可通过租赁合同约定,将房产税转嫁给承租人承担。这种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即具有法律效力。
2. 增值税: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规定,提供不动产租赁服务的纳税人(即出租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依法缴纳增值税。同样,出租人与承租人可以通过租赁合同约定,将增值税负担转移给承租人这种约定必须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不得以逃避税收为目的。
3. 印花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规定,签订租赁合同的双方均为印花税纳税义务人,应按租赁金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印花税。一般情况下,出租人与承租人各承担一半。但双方也可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印花税的具体承担方式。租赁期间涉及的税费主要由出租人承担,但通过合同约定,部分或全部税费可转嫁给承租人。实际承担方应以租赁合同中的具体约定为准,且约定内容须符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二条:“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
2.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称境内)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下称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缴纳营业税。”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为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印花税。”
小区改建需要业主同意吗?
在探讨“小区改建是否需要业主同意”的问题时,我们需要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尤其是与物业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对于涉及业主共同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由业主共同决定。其中明确列举了包括“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在内的几种情况。这意味着,小区内进行改建工程,因其直接影响到全体业主的居住环境、物业价值以及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属于涉及全体业主共同利益的重大事项。
其次,《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一条也规定了需经业主共同决定的若干事项,其中包括“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这进一步明确了小区改建行为应遵循业主共同决策的原则。
再者,《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详细规定了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的表决规则,对于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等重大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这表明,小区改建不仅需要多数业主的同意,而且在计算同意人数和面积时,必须达到法定的“双过半”标准。从法律角度分析,小区进行改建工程确实需要取得业主的同意,且该同意应满足法定的表决程序和“双过半”标准。未经合法程序取得业主同意而擅自进行改建,可能构成对业主共有权的侵犯,业主有权依法维权。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六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决定前款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2. 《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决定前款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3. 《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决定前款第六项至第八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物业服务差可拒缴物业费?
关于“物业服务差可否拒缴物业费”的问题,需要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进行综合分析。物业费的缴纳与物业服务的质量之间存在直接关联,但是否可以因物业服务质量差而拒绝缴纳物业费,并非一概而论,而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遵循法定程序。
1. 合同约定与法定义务: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基于《物业管理服务合同》。该合同通常会明确约定物业公司应提供的服务内容、标准以及业主应支付的物业费金额、期限等。若物业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提供符合标准的物业服务,即构成违约业主的缴费义务并非完全依赖于物业公司履行义务的情况,因为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四条,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这意味着,即使物业服务存在瑕疵,业主一般情况下仍负有支付物业费的基本义务。
2. 物业服务质量与物业费减免:尽管业主一般不能以物业服务差为由直接拒缴物业费,但在特定情形下,可以根据物业服务的实际质量主张减免部分物业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业主请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如果物业公司服务严重不符合约定或法定标准,业主有权要求其改善服务或赔偿损失,甚至在诉讼中请求法院酌情减少应缴纳的物业费。
3. 合法维权途径:对于物业服务存在的问题,业主应通过正当途径提出异议并寻求解决,如向物业公司书面反映情况、要求整改,或通过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督促改进,甚至依法提起诉讼。直接拒缴物业费不仅可能引发违约纠纷,还可能导致滞纳金、违约金等额外负担,且在法律程序上处于被动地位面对物业服务差的问题,业主更应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而非简单地拒缴物业费。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第九百四十四条: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9〕8号):
- 第三条:物业服务企业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行业规范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业主请求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虽然物业服务差可能会对业主权益造成影响,但业主一般情况下无权以此为由直接拒缴物业费。正确的做法是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通过合法途径要求物业公司改善服务或赔偿损失,必要时可以请求法院酌情减少应缴纳的物业费。在解决争议过程中,业主应持续履行支付物业费的基本义务,避免因单方面拒缴费用而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租赁期间的税费承担问题,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租赁合同的具体约定来确定。在签署租赁合同时,建议出租人与承租人对各项税费的承担事宜进行明确约定,以避免因税费问题产生纠纷。同时,任何税费承担的约定都必须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不得以任何形式逃避或规避纳税义务。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或税务顾问,确保合法合规地处理税费事宜。
温馨提示:本回复仅供一般情况下的参考,若无法满足您的法律需求,请直接咨询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指导。我们承诺在5分钟内快速响应,以提高问题解决率。
-
装修纠纷因涉及环节多、责任界定复杂,常让业主陷入维权困境。从合同欺诈到工程质量缺陷,从噪音扰民到增项收费争议,不同问题需匹配对应监管部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装修投诉”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入住不到一年的新房天花板突现1米长十字形裂缝,装修被迫停工。开发商提出的“切割打补丁”方案让他无法接受,而物业与工程方均以“不知情”“不便采访”为由回避责任。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结合相关法律及典型案例,解析“入住后天花板开裂如何维权”与“房地产纠纷投诉最有效部门”两大焦点问题,为业主提供清晰的维...时间:2025.07.31
-
近日,业主曝出“300多万新房楼梯一踢就碎”的惊人事件,引发社会对房屋质量责任的广泛关注。该楼盘均价2.7万元/平方米,主打“轻奢高端住宅”,却出现步梯混凝土松散、钢筋外露等严重质量问题,上百名业主已准备集体起诉开发商。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时间:2025.07.30
-
近日,某小区因精装房质量问题引发轩然大波:163户次梁钢筋被切断,82户梁体遭凿损,业主担忧房屋安全却遭遇开发商“擅自修复”“拒绝退房”等争议操作。下面小编将为您带来更多细节分析解答。...时间:2025.07.24
-
在日常生活中,自来水作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品质。有时我们会遭遇自来水呈黄色的异常情况,这不仅影响日常用水的便利性,更可能隐藏着对健康的潜在威胁。面对这一问题,许多居民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该如何处理这种异常情况?又该向哪个部门投诉以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时间:2025.07.09
-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林立。高层建筑玻璃自爆事件却也时有发生,给楼下居民和过往行人、车辆带来了潜在的安全威胁。当21楼玻璃自爆砸坏楼下2辆车时,车主们往往会陷入迷茫,不清楚责任究竟在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间:2025.07.08
-
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深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部分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违规操作等原因导致楼盘烂尾,购房者陷入钱房两空的困境。这一现象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引发了社会对预售制度、资金监管及法律救济途径的深刻反思。当购房者面对楼盘停工、交房无望的残酷现实时,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破僵局、追回损失,...时间:2025.06.25
-
在房地产市场中,购房者有时会遭遇楼未盖好,开发商却破产重整的困境。这不仅让购房者忧心忡忡,也对整个房地产项目的推进和各方权益的保障提出了挑战。了解在此情况下购房者应如何应对,以及开发商破产重整时债权的偿还顺序,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时间:2025.06.05
-
在现代化的小区管理中,监控系统作为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小区监控录像的保存时间和查看权限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约束和物业管理规定的限制。在享受监控系统带来的安全保障的同时,我们也应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和数据安全。...时间:2025.02.25
-
当房产中介未履行告知义务时,消费者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房产中介应当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若未尽到该义务,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时间: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