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租赁期内房屋买卖,原租赁合同如何处理?
租赁期内房屋买卖,原租赁合同如何处理?
根据《合同法》和《物权法》的规定,租赁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即使房东在租赁期间出售了房屋,新的所有权人必须接受房屋上的租赁关系,不能因购买而立即要求租户搬离。租赁合同在期限内仍然有效,租户有权按照原合同约定继续居住或使用该房屋,直到租赁期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46条规定:“地役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随土地使用权的转移而转移。”
遭遇房东非法涨租应向哪个部门投诉?
如果租户遇到非法涨租的情况,他们可以采取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需要确认租赁合同中关于租金调整的条款。如果房东的涨租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那么这属于违约行为;如果没有明确的约定,但涨幅明显不合理,可能涉及到《合同法》中的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其次,如果房东的行为构成违法行为,如超过政府规定的租金上限(在一些城市有租金管制),则可能违反了《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 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
- 第二十七条:出租人不得单方随意提高租金水平。租金标准由租赁双方根据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规定或者参照市场价格协商确定。
3. 《物业管理条例》(2019年修订):
- 第四十条: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理、公开以及费用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区别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物业服务收费办法,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投诉途径:
1. 向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投诉:如发现房东违反了《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规定,可以向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举报。
2.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如果认为房东存在欺诈行为,也可以尝试向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
3. 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以上途径无法解决,租户有权依据《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房东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面对非法涨租,租户应首先收集证据,然后选择合适的投诉渠道,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对于租户来说,即使房东在租赁期内出售了房屋,他们仍有权按照原租赁合同继续居住,除非租赁合同中有特别的约定或者与新房主达成新的协议。我建议在遇到此类情况时,租户应积极与新房主沟通,并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住房压力一直是许多家庭面临的难题。廉租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带来了希望。那么,2025年北京廉租房申请政策有哪些具体规定呢?...时间:2025.08.06
-
租房生活中,家电维修责任常引发纠纷,热水器故障更是高频争议点。从房屋交付时的设备状态确认,到日常使用中的损耗界定,法律对房东与租客的权责划分存在明确标准。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房屋出租”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无房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困难问题。随着各地实施细则的修订完善,公租房政策在准入标准、分配规则、动态管理等方面呈现新特征。...时间:2025.08.04
-
随着房屋租赁市场的活跃,因租户拒不腾退引发的纠纷频发。部分租户在合同到期或被解约后,仍以各种理由强占房屋,甚至持续一年以上,严重侵害房东权益。此类行为不仅涉及民事侵权,更可能触犯刑法,需承担双重法律责任。...时间:2025.08.01
-
隔断房因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存在消防隐患等问题,常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为规范租赁市场,多地开通了专门举报渠道,其中12319城建服务热线成为核心投诉平台。该热线覆盖全国,可受理隔断房、群租房等违规改造行为的举报,并转交属地房管、城管部门核查处理。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隔断房定义”的相...时间:2025.07.26
-
隔断房出租是否违法,需结合房屋结构、消防安全及地方规定综合判断。法律明确禁止擅自改变房屋原始结构、将非居住空间改造成卧室出租等行为,此类隔断房因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居住质量,通常被认定为违法。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隔断房定义”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26
-
租赁房屋过程中,灯具等设施的自然损耗或人为损坏常引发维修责任争议。根据《民法典》及相关行政法规,责任划分需结合损坏原因、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综合判定。...时间:2025.07.25
-
住房租赁市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民生领域,长期面临虚假房源、押金纠纷、房屋损耗认定等乱象。2025年9月15日正式施行的《住房租赁条例》,以国务院行政法规形式首次系统性规范租赁市场,为2亿多城镇租房群体提供法律保障。下面小编结合《民法典》与《住房租赁条例》新规,从法律框架、责任边界、维权路径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时间:2025.07.23
-
随着租房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规范政策也在持续完善。近期,一项备受瞩目的租房新规即将落地实施,为广大租房者和房东带来了全新的指引与保障。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2025租房新规的具体内容以及其背后的管理部门职责。...时间:2025.07.22
-
提前退房通常是指在房屋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租客)在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届满之前,单方面通知出租人(房东)并要求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和财务责任,具体取决于租赁合同中的条款以及当地的法律法规。关于“2025年提前退房房东不退租金的解决办法”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时间: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