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1年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最新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2021.10.27 16:01:12
人身受到损害是可以索要赔偿。实际操作中,这类赔偿协商不是那么好协商的,一般会通过打官司获得人身损害赔偿。下文为最新人身损害赔偿最新司法解释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二十七件民事类司法解释的决定》修正。下面跟法头条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为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第一条 因生命、身体、健康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

  第二条 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赔偿权利人在诉讼中放弃对部分共同侵权人的诉讼请求的,其他共同侵权人对被放弃诉讼请求的被告应当承担的赔偿份额不承担连带责任。责任范围难以确定的,推定各共同侵

  权人承担同等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赔偿权利人,并将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在法律文书中叙明。

  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四条 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在从事帮工活动中致人损害的,被帮工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帮工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帮工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条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人因帮工活动遭受人身损害的,根据帮工人和被帮工人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被帮工人明确拒绝帮工的,被帮工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帮工人在帮工活动中因第三人的行为遭受人身损害的,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有权请求被帮工人予以适当补偿。被帮工人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第六条 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

  赔偿。

  第七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八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第十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第十一条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第十四条 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第十七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

  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

  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第十九条 超过确定的护理期限、辅助器具费给付年限或者残疾赔偿金给付年限,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继续给付护理费、辅助器具费或者残疾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赔偿权利人确需继续护理、配制辅助器具,或者没有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民法院

  应当判令赔偿义务人继续给付相关费用五至十年。

  第二十条 赔偿义务人请求以定期金方式给付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赔偿义务人的给付能力和提供担保的情况,确定以定期金方式给付相关费用。但是,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已经发生的费用、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应当一次性给付。

  第二十一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律文书中明确定期金的给付时间、方式以及每期给付标准。执行期间有关统计数据发生变化的,给付金额应当适时进行相应调整。

  定期金按照赔偿权利人的实际生存年限给付,不受本解释有关赔偿期限的限制。

  第二十二条 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年度。

  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第二十四条本解释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2004年5月1日后新受理的一审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本解释的规定。已经作出生效裁判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再审的,不适用本解释的规定。

  在本解释公布施行之前已经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释,其内容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相关阅读更多>>
  • 展馆禁止婴儿喝奶瓶是否合法?
    2025年6月14日,上海动物园内发生一起争议事件:茅先生夫妇带10月龄婴儿游览时,因在科学教育馆内用奶瓶喂奶被工作人员制止,双方就“婴儿饮食是否应受限制”产生激烈争执。事件暴露出公共场所母婴设施不足、规则执行僵化等问题,引发公众对“公共场所管理边界”与“母婴权益保障”的法律讨论。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
    时间:2025.07.01
  • 两人打架不管谁先动手都要拘留么?
    在日常生活中,因琐事引发的肢体冲突时有发生。当矛盾升级为打架行为时,公众常对打架斗殴责任划分、打架斗殴是否拘留等问题存在疑问。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打架纠纷中的责任划分原则,明确拘留的适用条件,并梳理先动手与后动手行为的法律定性逻辑,帮助读者理解法律对冲突双方的规制逻辑。...
    时间:2025.07.01
  • 火车吸入煤灰谁担责?
    铁路运输安全与乘客权益保障至关重要。当火车经山西某隧道时吸入煤灰,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还可能涉及铁路运营方的责任认定问题。类似事件在其他地区也曾发生,暴露出铁路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乘客健康安全责任”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6.28
  • 男子发病不就医猝死网吧责任怎么划分?
    近年来,网吧内顾客突发疾病未及时就医导致猝死的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此类悲剧背后,责任划分涉及法律义务、经营规范及个体行为等多重因素。下面小编将从法律与道德视角出发,探讨网吧在类似事件中的责任边界,以及责任划分的核心依据,为公众理解相关法律责任提供参考。...
    时间:2025.06.19
  • 剧组用激光笔清场导致游客眼睛受伤怎么赔偿?
    近年来,公共场所活动引发的侵权事件频发,剧组拍摄过程中因管理不当导致游客受伤的纠纷逐渐增多。此类事件涉及侵权责任认定、赔偿范围确定及诉讼时效适用等法律问题。下面小编将围绕“剧组用激光笔清场致游客眼睛受伤的赔偿问题”及“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展开分析,结合法律规定与责任划分原则,为权益受损者提供维权...
    时间:2025.06.17
  • 男子未系绳攀岩险坠落责任由谁承担?
    若经营者已提供合格的安全绳、设置警示标识,并要求攀岩者强制使用防护装备,但攀岩者仍拒绝配合,则经营者责任可减轻。反之,若经营者未提供必要安全设备、未强制要求防护措施,或未对攀岩者进行安全培训,则需承担未尽义务的相应责任。...
    时间:2025.06.17
  • 被无人机划伤怎么要求赔偿?
    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扩展,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的人身伤害事件频发。当公众遭遇无人机划伤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成为焦点。损害赔偿责任的诉讼时效直接影响权利主张的合法性。下面小编将从赔偿要求与诉讼时效两方面展开分析,为受害者提供清晰的维权指引。...
    时间:2025.06.16
  • 因公殉职家属待遇最新规定2025
    因公殉职人员的家属待遇问题,既关乎法律制度的公平性,也体现社会对奉献者的尊重。2025年,随着《工伤保险条例》及《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规的细化落实,因公殉职家属的权益保障体系进一步明确。下面小编将从认定标准、待遇构成方面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权威参考。...
    时间:2025.06.16
  • 一等功臣家属被欺负会怎么样
    一等功臣及其家属的权益保障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对功勋群体崇高贡献的法定回馈。在法治框架下,侵害功臣家属权益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惩处,而一等功臣本人则享受涵盖经济、医疗、教育、社会优待等全方位的保障。...
    时间:2025.06.13
  • 因公牺牲抚恤金标准2025
    抚恤金作为国家对特定群体及其家属的经济补偿与精神抚慰措施,其发放标准与法律属性备受关注。2025年,因公牺牲抚恤金标准根据不同身份与政策有所调整,抚恤金是否属于遗产、能否继承的问题也引发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系统梳理2025年因公牺牲抚恤金标准,并解析抚恤金的法律属性与继承规则,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政策与法律指引。...
    时间:2025.06.12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