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公司调岗员工不接受应该如何赔偿?
2025公司调岗员工不接受应该如何赔偿?
公司调岗缺乏合理性,且员工拒绝后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公司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员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以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准。
公司调岗具备合理性,且调岗后薪资待遇、工作条件等未显著降低,员工无正当理由拒绝调岗,公司可依据规章制度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此时,公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需确保调岗合理性及规章制度合法性。
公司调岗缺乏合理性,员工拒绝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支付经济补偿。
补偿标准与违法解除赔偿金的计算基数相同,但无需双倍支付。
公司调岗员工不同意怎么处理?
第一步,协商与书面异议
劳动者应首先通过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异议,明确拒绝调岗的理由,要求恢复原岗位。
书面异议需留存证据,以证明已履行协商义务。
第二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调岗行为。
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并出具整改通知。
第三步,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用人单位调岗行为违法,并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支付赔偿金。
仲裁需在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并提交劳动合同、调岗通知、工资记录等证据。
第四步,提起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阶段需进一步举证调岗的违法性,即用人单位未提供调岗合理性证明、调岗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重要过渡阶段,其工资标准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实践中因试用期工资引发的争议屡见不鲜,部分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由压低劳动者报酬,甚至低于法定最低标准。...时间:2025.09.05
-
随着劳动权益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在病假工资发放标准上进一步细化。病假与事假期间的工资支付问题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共同关注的焦点。下面小编将从病假工资发放标准及病假与事假扣薪是否相同两个核心问题切入,结合最新法规进行专业解读。...时间:2025.09.04
-
职场中,辞职与离职均涉及劳动关系终止,但两者对社保的影响存在本质区别。辞职通常指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而离职包含被动解除或主动离开的复合情形。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辞职”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3
-
调岗降薪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争议焦点,涉及劳动合同变更、劳动者权益保护及用人单位管理权行使等核心法律问题。实践中,部分用人单位以经营需要、能力不匹配等理由单方面调整岗位或降低薪酬,引发劳动者维权纠纷。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3
-
劳动关系中,旷工引发的解除合同与工资扣减争议屡见不鲜。劳动者常因用人单位的严苛规定陷入被动,而企业也因制度合法性存疑面临法律风险。下面小编将从旷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与旷工扣减工资的合法边界两个维度展开分析,为双方提供合规指引。...时间:2025.09.03
-
周末加班薪酬计算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普遍关注的法律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不同类型加班对应不同薪酬标准,其中周末加班的报酬计算具有特殊性。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提供权威指引。...时间:2025.09.03
-
近日,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劳动争议案引发社会对工龄缩水问题的广泛关注。劳动者池某入职某房地产品牌体系八年,离职时却被现公司以关联公司调动为由将工龄缩水至两年,经济补偿金从十余万元骤降至三千余元。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相关细节。...时间:2025.09.01
-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有时会因用人单位的不当行为陷入“被迫离职”的困境,比如被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此时,劳动者并非只能被动接受,而是可依据法律规定申请相应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那么,被迫离职具体能申请哪些赔偿呢?...时间:2025.08.30
-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基石,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用人单位可能通过罚款手段管理员工,引发劳动争议。下面小编将围绕公司罚款是否违反劳动法及罚款金额达到多少可申请劳动仲裁两个核心问题,结合法律条文与实务操作,为劳动者提供清晰的维权路径。...时间:2025.08.30
-
随着直播行业野蛮生长,部分机构将未成年人作为牟利工具,通过团播模式组织多名未成年人进行表演、互动,甚至诱导其签署高风险合同。这种围猎行为不仅突破法律红线,更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伤害。...时间: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