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罚?
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罚?
经营者以次充好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主张“退一赔三”,即退还商品价款并额外获得三倍赔偿。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计算。涉及服务欺诈的,赔偿标准为服务费用的三倍。
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10倍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例如伪造认证标志或篡改生产日期等行为。
以次充好导致消费者重伤、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可能触犯《刑法》第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并没收财产。
12315投诉受理后多久给结果?
市场监管部门需在收到投诉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通过短信或电话告知消费者是否受理。不予受理的需说明理由。普通调解受理后60日内完成,检测鉴定时间不计入期限。快速调解争议金额1000元以下的5个工作日办结;5000-10000元的15个工作日办结;超1万元的延至30个工作日。因证据调取、异地协查等复杂情形,经审批可延长30日,累计处理周期不超过90日。
若在7个工作日内未收到回复,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进度:
1. 登录12315官网:使用投诉时注册的账号登录,进入“个人中心”查看投诉记录及处理状态;
2. 通过投诉编号查询:在12315官网输入投诉编号,实时跟踪处理进度;
3. 联系客服:通过12315平台提供的客服渠道,咨询投诉处理的最新情况。
4. 若超过45个工作日仍未办结,消费者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加快处理进度。
-
根据法律规定,若商家欺诈消费者,需赔偿消费者实际损失,并增加三倍价款或费用的赔偿。如果商家明知商品或服务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仍强行销售,导致消费者生命或健康受损,受害者有权要求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关于“2024年侵犯消费者权益如何赔偿”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7
-
2024年景区售卖天价海鲜等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财产安全权等合法权益。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强制交易等违法行为;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仔细核对价格、质量等信息,避免落入消费陷阱。此外,景区商家也应自觉遵守法...时间:2024.09.16
-
2024年“雪糕刺客”现象确实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应当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合理途径进行投诉举报。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消费侵害”的相关问题。...时间:2024.09.10
-
在预付费服务模式中,消费者往往需提前支付费用以换取未来的服务或商品。这种消费方式虽然便捷,但也存在商家违约、服务质量不达标、商家倒闭等风险,从而威胁到消费者权益。为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需从法律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与合同规范,确保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及求偿权得到有效保护。...时间:2024.05.08
-
在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确定赔偿金额是一个涉及法律规定、实际损失、可预见损害及惩罚性赔偿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本回答将详细阐述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赔偿金额确定原则、方法以及相关回答,为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专业法律指导。...时间:2024.05.08
-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其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寻求赔偿。赔偿方式通常包括退货、换货、修理、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具体赔偿方式及金额应根据损害事实、合同约定、法律规定等因素确定。本文将对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赔偿问题进行回答,并引用相关回答,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维权路径。...时间:2024.04.23
-
在法律框架下,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举证责任通常由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承担,但具体分配取决于具体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如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经营者可能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时间:2024.04.01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它适用于所有在境内进行的商品交易和服务提供活动,无论线上线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只要其交易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消费者,都需遵守此法。...时间:2024.03.28
-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确定责任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这通常涉及到对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商家的承诺、合同条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时间:2024.03.27
-
在低价倾销中,消费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侵害,如产品质量下降、售后服务缺失等。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和保护措施。...时间: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