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新华字典》例句小孩是累赘是否侵犯未成年人权益?

发布时间:2025.07.01 17:21:15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截图称《新华字典》(第12版)对“累赘”一词的例句为“孩子小成了累赘”,引发公众对出版物内容合法性与社会伦理的广泛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该例句涉嫌歧视未成年人,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另有观点认为字典作为工具书,例句仅反映语言使用现实,不构成法律侵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出版物内容审查”的相关问题。

《新华字典》例句“小孩是累赘”是否侵犯未成年人权益?

  该例句未直接侵犯未成年人权益,但出版方需承担内容审核的社会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应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尊重其人格尊严。本案中,“孩子小成了累赘”的例句虽可能引发公众对未成年人社会地位的负面联想,但字典作为语言工具书,其例句功能是客观呈现词汇在现实语境中的使用情况,而非表达主观价值判断。只要例句本身不包含侮辱、诽谤或恶意贬损内容,仅反映部分社会现象,则不构成对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侵犯。不过,出版方需依据《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对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内容进行审慎审核,避免引发社会误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公众能否要求删除字典争议例句?

  公众可通过合法途径提出修改建议,但无权直接要求强制删除。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出版单位应当建立内容自查制度,对出版物内容负责。若公众认为字典例句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社会公德的内容,可向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如国家新闻出版署)或出版单位提出书面意见,要求其重新审核并作出处理。出版单位需依据《出版物质量管理规定》第十条,对读者反馈的问题进行核实,若例句确实存在科学性、思想性错误,应及时修订;若例句符合语言使用规范,则需向公众说明理由。但需注意,法律未赋予公众直接强制删除出版物内容的权利,修改建议需通过行政程序或出版单位内部审核机制实现。

  法律依据:

  《出版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出版单位应当建立编辑责任制度,必须有专职的编辑人员负责初审、复审和终审。出版单位应当建立内容自查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出版物质量管理规定》第十条:出版单位应当建立读者反馈机制,对读者反映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记录存档。对读者投诉较多的出版物,出版单位应当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字典例句若符合客观描述,则不适用此条款。

  以上则是关于“出版物内容审查”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男子口袋充电宝突然起火致三级烧伤,品牌方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近日,男子口袋中的某品牌充电宝突然起火,导致其左腿Ⅲ度烧伤,需进行植皮手术,治疗费用预估3万至4万元。该事件经社交媒体发酵后引发公众对充电宝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尽管涉事充电宝不在某品牌此前召回批次内,但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品牌方责任认定成为焦点。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品牌方需承担的责任类型及产品质量...
    时间:2025.07.25
  • 逼学生抽血换学分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吗?
    近期台湾师范大学女足教练周台英因逼学生抽血换学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暴露出教育领域中个别主体以学分胁迫学生接受非自愿医疗行为的乱象,将公民人身权利保护问题推向舆论焦点。从法律视角审视,此类行为不仅涉及教育伦理,更可能触犯司法体系中关于人身权利保护的核心条款。...
    时间:2025.07.21
  • 造谣传谣污蔑他人名誉行为怎么处罚?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部分人却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与开放性,肆意造谣传谣,污蔑他人名誉,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网络环境。造谣传谣行为不仅违背道德准则,更触犯了法律红线...
    时间:2025.07.17
  • 偷拍神器伪装成日常用品在网上卖犯法吗?
    在科技以日新月异之势飞速发展的当下,先进技术如双刃剑,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违法活动,偷拍行为便是典型代表。借助隐蔽且先进的设备,肆意窥探他人生活。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人隐私,让受害者陷入心理困境,更对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造成极大破坏,引发公众不安与信任危机。...
    时间:2025.07.11
  • 民企老板被错关212天违法吗,可以要求赔偿吗?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备受关注。民企老板因司法机关错误羁押导致人身自由受限,不仅涉及程序合法性审查,更需明确责任追究与赔偿机制。...
    时间:2025.07.11
  • 学生与校外人士冲突中,正当防卫如何认定?
    2025年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南区体育场发生一起学生与校外人员冲突事件。据网友披露,一名学生在校内跑步时被校外儿童踢球砸中头部,与家长发生言语争执后倒地,遭对方脚踹、肘击,后被送医治疗。事件经微博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上海交大保卫处连夜发布声明,称已成立工作专班与公安部门协同调查,并强调“坚决保护...
    时间:2025.07.02
  • 校外人员殴打学生可能触犯哪些法律条款?
    2025年7月2日,一则“上海交大学生疑被校外人士殴打”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公开信息,6月30日晚,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一名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训练时,因被校外人员踢来的足球砸中头部,与对方家长发生言语冲突后倒地,随后遭脚踹、肘击,最终被送医治疗。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通过“平安交大”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
    时间:2025.07.02
  • 使用湿厕纸致身体受损谁担责?
    个人卫生习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过度依赖特定清洁产品可能引发皮肤屏障受损或过敏反应。女子因长期使用湿厕纸导致就医事件,暴露出消费者对清洁产品成分、使用频率及自身肤质适配性的认知不足。此类案例中,部分患者因过度清洁破坏肛周黏膜屏障,诱发接触性皮炎或真菌感染,凸显科学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法头条小编整理...
    时间:2025.06.28
  • 肠镜检查不关门是否侵权?
    医疗场所的隐私保护是患者权益的核心内容,而诊疗环境的安全性直接关乎患者尊严与信任。主持人曝光某三甲医院肠镜检查不关门事件,暴露出医疗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隐私管理漏洞。此类现象不仅违反医疗伦理规范,更可能触犯患者隐私权保护相关法律。过往案例中,多家医院因诊疗环境管理失当引发患者投诉甚至诉讼,凸显法律对医疗隐...
    时间:2025.06.28
  • 低头族餐厅前摔骨折索赔6万被驳回,安全保障义务怎么认定?
    在日常生活中,因场所安全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低头族餐厅前摔骨折索赔6万被驳回”事件引发公众对安全保障义务的关注。究竟安全保障义务该如何认定?它属于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接下来,小编将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角度,为你详细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
    时间:2025.06.26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