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靳双权律师

2024年买房中发现重大瑕疵时能否解除合同?

发布时间:2024.03.13 18:56:47
在房屋买卖过程中,购房者如果发现房屋存在重大瑕疵,如影响居住安全、严重影响房屋价值或合同约定的主要条件等情形,依法享有解除购房合同的权利。

买房中发现重大瑕疵时能否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购房者与开发商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应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且卖方有义务向买方提供符合约定条件的房产。若卖方提供的房屋存在诸如建筑质量不合格、产权不明晰、隐瞒实际面积、存在安全隐患等重大瑕疵,导致购房者不能实现购买目的或者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害,购房者有权依据合同法中的“根本违约”条款请求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房产买卖合同能否撤销?

房产买卖合同作为典型的民事合同,其效力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在一般情况下,依法成立的房产买卖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得随意撤销。

在特定情形下,房产买卖合同可以被撤销。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情况:

1. 合同存在欺诈:如果一方在签订合同时,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则受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民法典》第148条)。

2. 显失公平: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方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可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151条)。

3. 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如果合同是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受损害方也有权请求撤销(《民法典》第150条)。

4. 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如房屋所有权未经登记而转让,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导致合同无效,此时合同自始无效,无需撤销(《物权法》第9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至一百五十一条关于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关于不动产物权登记生效原则的规定。

房产买卖合同并非绝对不能撤销,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并基于明确的事实理由,经过法定程序才能实现撤销。

卖方隐瞒房屋真实情况能否解约?

房屋买卖合同是典型的有偿合同,其订立和履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卖方在交易过程中故意隐瞒房屋的真实情况,如房屋存在产权争议、质量问题、权利瑕疵或者其他可能影响买方购房决定的重大事实,这种行为构成了欺诈或者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买方有权基于卖方的欺诈行为请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也明确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在卖方隐瞒房屋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买方依法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并可要求卖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具体能否解约以及解约后的赔偿事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通过法律程序由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

购房者在买房中发现重大瑕疵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法律救济,通过主张解除合同、要求赔偿损失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购房者应当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行动,并收集和保全相关证据,以便于在法律程序中有效主张权利。同时,具体的解除权行使及赔偿责任认定还需结合合同条款以及个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温馨提示〗法头条,汇集了全国各地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高效解决问题的坚实支持。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信心满满。选择法头条,让我们与您共同成长!

相关阅读更多>>
  • 商品房公摊面积国家规定标准最新2025年
    公摊面积一直是购房者关注的焦点,其大小不仅影响实际得房率,还关系到购房成本。步入2025年,不少人好奇商品房公摊面积在国家层面有无最新规定。了解其计算方法,能帮助购房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时间:2025.08.06
  • 2025年农村户口迁入城市户口流程和条件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不少农村居民基于就业、子女教育、生活便利性等考量,萌生了将户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想法。然而,这并非简单的操作,而是有着特定流程与条件限制。接下来,将为您详细介绍2025年相关政策情况。...
    时间:2025.08.01
  • 商业住房40年到期怎么办?
    商业住房40年产权到期后的处理方式,关乎产权人核心权益。2025年政策框架下,续期、补缴出让金、政府收回补偿成为主要路径。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商业房产权到期”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27
  • 房子不过户公证行不行?
    房屋交易中,因抵押未解除、政策限制等原因无法过户时,公证成为部分买方的选择。公证可固定交易条款、约束双方履约,但无法替代过户的法律效力。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房屋公证”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26
  • 安置房70年后归谁?
    在房地产领域,房屋产权相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安置房70年后的归属问题,更是许多居民心中的疑惑。这一问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对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款来深入探讨。...
    时间:2025.07.22
  • 200万买的房子原房主住地下室,住宅地下室产权法律依据有哪些?
    在房产交易中,各类意想不到的状况时有发生。近日,“200万买的房子原房主住地下室”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住宅地下室产权归属问题成为大众热议焦点。接下来,小编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其中的法律门道。...
    时间:2025.07.15
  • 父母出资买房是否有权拿回?
    父母全款出资买房能否拿回分情况,登记在父母名下不存在拿回问题;登记在子女名下视为赠与,有借款证据可主张债权拿回。若子女出现严重侵害父母权益等法定情形,父母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如撤销赠与。判断父母能否拿回房产,需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
    时间:2025.07.08
  • 2025年拆迁安置房房产证怎么办理?
    在城市化进程中,拆迁安置房成为许多家庭住房保障的重要形式。安置房的房产证办理问题,尤其是涉及产权人变更时,往往引发法律困惑。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拆迁安置房房产证的办理流程,并针对产权人年龄较大或已故等特殊情形,提供合规的解决路径,帮助读者明确权利义务,规避法律风险。...
    时间:2025.07.03
  • 房屋遗产继承要交多少钱?
    在处理家庭事务时,房屋遗产继承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对于继承人而言,清楚了解继承房屋所需缴纳的费用,以及明晰继承过户的流程,既能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又能让整个过程更加顺畅。下面小编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为你详细解读这两个关键问题。...
    时间:2025.07.01
  • 房产证和购房合同丢了怎么办?
    在房产交易与日常管理的复杂流程中,房产证作为物权法定凭证、购房合同作为债权约定依据,二者均是保障权利的关键法律文件。文件保管疏漏或意外事件常导致遗失,使当事人陷入维权困境。二者法律效力孰高孰低的争议,亦成为实务中的焦点问题。...
    时间:2025.06.3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