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靳双权律师

2024年土地使用权终止条件及程序合法吗?

发布时间:2024.03.13 14:20:17
土地使用权终止涉及一系列严格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其合法性判断需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并遵循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的终止才能被认为是合法的。

土地使用权终止条件及程序合法吗?

土地使用权的终止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根据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可能因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自行放弃、土地被依法收回(如公共利益需要、违反土地使用合同等)、或者因企业破产、解散等原因而终止。

1. 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国家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实行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使用权期限届满后,原使用者可以申请续期,但须符合法律规定并支付相应费用;若未申请续期或申请未获批准,土地使用权将依法终止。

2. 因法定事由提前收回:为公共利益需要,政府有权依照法定程序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但应给予适当补偿。

3. 使用者自行放弃或其他法定原因:土地使用者在合同期限内自愿放弃使用权,或者因企业破产、解散等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土地使用权合同的,土地使用权也将终止。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

3.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土地使用权人权利义务履行如何?

土地使用权人在我国依法享有对国有或者集体所有的土地占有、使用、收益以及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处分的权利,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具体权利与义务如下:

1. 权利:

- 占有权:土地使用权人有权按照土地使用权合同的规定占用土地。

- 使用权:使用权人可以根据土地的用途,在合同规定期限和范围内合理使用土地,如进行建设、种植、养殖等。

- 收益权:使用权人通过合法使用土地,可以获取相关的经济利益,包括但不限于出租、转让部分或全部使用权等。

- 处分权:在符合法律法规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土地使用权人可将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或者出租。

2. 义务:

- 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用途、期限和条件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闲置土地。

-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其他相关费用。

-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破坏土地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在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时,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返还土地,或者申请续期。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第五十七条、第六十二条等相关条款,对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至一百四十三条,详细阐述了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内容和行使方式,并在第一百四十四条至一百四十八条中明确了其应尽的义务。

3.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对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做出了具体规定。

土地使用权继承是否依法进行?

土地使用权是可以依法继承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可以通过继承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但是,这里所指的土地使用权主要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等有偿使用的土地。

当土地使用权人去世后,其合法继承人有权按照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该土地使用权。继承人继承的不是土地所有权(因为国内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而是土地使用权在剩余期限内的继续使用权利。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六)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重要的财产权益,属于“其他合法财产”范畴,可以作为遗产进行继承。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或者用于其他经济活动。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或者出让的,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随之转移。土地使用者对土地使用权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土地使用权的继承是依法进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继承人还需按照规定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手续,才能真正实现土地使用权的继承。

土地使用权的终止必须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所有程序公正、透明,并充分保障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任何违反法律规定擅自终止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均属违法,权利受损方有权寻求法律救济。作为专业律师,我们将密切关注此类案件,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与执行。

【温馨提示】法头条是您解决法律问题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您可以关注3万+注册律师的日常科普,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遇到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更多>>
  • 商品房公摊面积国家规定标准最新2025年
    公摊面积一直是购房者关注的焦点,其大小不仅影响实际得房率,还关系到购房成本。步入2025年,不少人好奇商品房公摊面积在国家层面有无最新规定。了解其计算方法,能帮助购房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时间:2025.08.06
  • 2025年农村户口迁入城市户口流程和条件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不少农村居民基于就业、子女教育、生活便利性等考量,萌生了将户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想法。然而,这并非简单的操作,而是有着特定流程与条件限制。接下来,将为您详细介绍2025年相关政策情况。...
    时间:2025.08.01
  • 商业住房40年到期怎么办?
    商业住房40年产权到期后的处理方式,关乎产权人核心权益。2025年政策框架下,续期、补缴出让金、政府收回补偿成为主要路径。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商业房产权到期”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27
  • 房子不过户公证行不行?
    房屋交易中,因抵押未解除、政策限制等原因无法过户时,公证成为部分买方的选择。公证可固定交易条款、约束双方履约,但无法替代过户的法律效力。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房屋公证”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26
  • 安置房70年后归谁?
    在房地产领域,房屋产权相关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安置房70年后的归属问题,更是许多居民心中的疑惑。这一问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对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我们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款来深入探讨。...
    时间:2025.07.22
  • 200万买的房子原房主住地下室,住宅地下室产权法律依据有哪些?
    在房产交易中,各类意想不到的状况时有发生。近日,“200万买的房子原房主住地下室”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住宅地下室产权归属问题成为大众热议焦点。接下来,小编将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其中的法律门道。...
    时间:2025.07.15
  • 父母出资买房是否有权拿回?
    父母全款出资买房能否拿回分情况,登记在父母名下不存在拿回问题;登记在子女名下视为赠与,有借款证据可主张债权拿回。若子女出现严重侵害父母权益等法定情形,父母可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如撤销赠与。判断父母能否拿回房产,需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证据。...
    时间:2025.07.08
  • 2025年拆迁安置房房产证怎么办理?
    在城市化进程中,拆迁安置房成为许多家庭住房保障的重要形式。安置房的房产证办理问题,尤其是涉及产权人变更时,往往引发法律困惑。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拆迁安置房房产证的办理流程,并针对产权人年龄较大或已故等特殊情形,提供合规的解决路径,帮助读者明确权利义务,规避法律风险。...
    时间:2025.07.03
  • 房屋遗产继承要交多少钱?
    在处理家庭事务时,房屋遗产继承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对于继承人而言,清楚了解继承房屋所需缴纳的费用,以及明晰继承过户的流程,既能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又能让整个过程更加顺畅。下面小编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为你详细解读这两个关键问题。...
    时间:2025.07.01
  • 房产证和购房合同丢了怎么办?
    在房产交易与日常管理的复杂流程中,房产证作为物权法定凭证、购房合同作为债权约定依据,二者均是保障权利的关键法律文件。文件保管疏漏或意外事件常导致遗失,使当事人陷入维权困境。二者法律效力孰高孰低的争议,亦成为实务中的焦点问题。...
    时间:2025.06.3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