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在何种条件下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发布时间:2024.03.09 09:11:59
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涉及遗嘱明确指定为个人财产、赠与合同明确约定为单方财产以及相关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未实际取得等情形。

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在何种条件下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1. 遗嘱指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公民可以通过遗嘱自由处分其遗产,包括指定由配偶中的一方单独继承。在这种情况下,该继承的财产将被视为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

2. 赠与约定: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人可以在赠与合同中确定财产只归受赠人所有,即赠与给夫妻一方且明确约定为其个人财产的,该赠与财产不计入夫妻共同财产。

3.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未实际取得:如果继承或赠与的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尚未实际取得所有权(例如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产权过户),那么这部分财产在离婚时通常不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哪些财产应当属于共同财产?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原则上视为夫妻共同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类型的财产通常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1. 工资、奖金、劳动报酬等常规性收入;

2. 生产、经营所得收益,例如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的收益;

3. 知识产权的收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财产权利带来的经济利益;

4.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除外;

5. 通过购买、交换、接受赠与等方式取得的房屋、汽车等实物财产;

6.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储蓄、投资及由此产生的收益;

7. 其他应依法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下列财产属于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一)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二)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三)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若后续法律法规有所调整,请以最新规定为准。

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婚后产生的收益应如何归属?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除非有明确约定归各自所有,否则通常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对于婚后产生的收益,如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如果没有明确的婚前或婚内协议约定为个人财产,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应归属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在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婚后产生的收益不论是由哪一方直接取得,均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并有权平等处理和支配。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 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具体解释。

对于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如遗嘱内容、赠与合同约定及财产实际取得状况等因素综合判断。在此类问题上,建议当事人在处理此类事务时,积极寻求专业法律咨询,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相关阅读更多>>
  • 贵阳700年古树砸扁宝马车,古树砸坏车辆谁来赔?
    贵阳市一株70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突然倒塌,砸中多辆停放车辆,其中一辆宝马车严重受损。事件引发公众对古树致损赔偿责任的广泛讨论。古树致损责任认定需结合法律法规,平衡物权保护、管理义务与公共利益。下面小编详细解析古树砸坏车辆、房屋的责任归属问题。...
    时间:2025.09.01
  • 贵州700年古树砸宝马,责任该由谁承担?
    在贵州发生的700年古树倒塌砸中宝马车事件,引发公众对古树保护的关注,更将法律责任划分与行政管理部门职责推至舆论焦点。下面小编将围绕责任归属与公路树木管理主体两大核心问题,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与实务操作,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
    时间:2025.09.01
  • 女子因酒店早餐不让外带捏毁20颗蛋,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近日,陕西某酒店自助餐厅内,一名女子因早餐禁止外带,当众捏毁20余颗鸡蛋并扔在餐桌上,引发公众对泄愤毁财行为法律边界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三重维度,解析此类行为的法律责任,并梳理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
    时间:2025.08.28
  • 医学生被强制安排进电子厂实习,校方还扣薪6元1小时合法吗?
    近日,医学生被强制安排进电子厂实习,校方还扣薪6元1小时的消息引发热议。医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实习内容、场所及报酬标准受相关法律及教育部门专项规定的多重约束。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内容解读。...
    时间:2025.08.22
  • 2025年被传媒公司骗了钱怎么办?
    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合同诈骗、虚假宣传等侵权行为频发。公众在签约合作时仍面临信息不对称、法律认知不足等风险。遭遇传媒公司欺诈,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追回损失?已签署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时间:2025.08.21
  • 食堂员工侵占40万肉制品11人获刑,怎么处理2025量刑标准?
    四川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校园食品领域职务侵占案:某小学11名食堂员工在4年内利用职务便利侵占优质肉制品,涉案金额高达40万元。此案不仅暴露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漏洞,更引发公众对食堂员工侵占行为法律定性的关注。...
    时间:2025.08.19
  • 楼上漏水到楼下民事纠纷怎么解决2025赔偿标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高层住宅普及,邻里间因房屋漏水引发的纠纷日益增多。此类纠纷不仅涉及财产损害赔偿,更关乎相邻关系的和谐处理。我国法律体系对楼上漏水纠纷的解决机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框架,既明确了责任划分标准,也提供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途径。...
    时间:2025.08.12
  • 父亲离婚私自卖女儿房子判赔1160万,有何法律依据?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父女房产纠纷案引发社会关注:离婚后,父亲私自将未成年女儿名下房产过户至自己名下并出售,获款1160万元,最终被法院判决赔偿女儿全部损失。下面小编将从法律依据和法律适用角度,解析此类案件的核心争议点。...
    时间:2025.08.08
  • 涉案金额600元报警能立案吗?
    在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中,小额纠纷屡见不鲜。当遭遇600元财物损失或工资拖欠时,公众常因金额小而陷入维权困境:报警是否会被受理?法院能否立案?劳动监察部门是否介入?这些疑问背后,折射出法律对小额权益保护的边界与路径。...
    时间:2025.07.30
  • 储户在银行存35万取款时被清零了,银行犯法吗?
    存款安全是银行与储户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基石。近年来频发的存款清零事件不断冲击着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任。当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后,账户余额突然归零,背后可能涉及银行违规操作、司法程序瑕疵或第三方侵权等多种法律问题。下面小编将详细解析此类事件中银行的法律责任,并为储户提供系统化的维权策略。...
    时间:2025.07.3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