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博主揭露鬼秤遭威胁商贩行为触犯哪些法律?
博主揭露鬼秤遭威胁商贩行为触犯哪些法律?
1. 行政处罚:威胁人身安全与扰乱市场秩序
商贩持刀威胁博主“老子弄死你”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该条款明确禁止“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至十日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此外,商贩聚集围堵、辱骂博主的行为,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可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至十日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 刑事追责:故意毁坏财物与暴力抗法
商贩砸毁电子秤的行为,若经鉴定损失超过5000元,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若商贩明知执法人员在场仍持刀威胁,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本案中,商贩声称“有精神病”需经司法鉴定确认其刑事责任能力,若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则需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 民事赔偿:侵权责任与市场连带责任
商贩的威胁行为导致博主及摄影师人身损害(如摄影师脖子受伤),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责任。若市场管理方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未及时制止暴力行为),博主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要求市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二百七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市监局更换市场秤后 如何根治鬼秤乱象?
1. 源头治理:严打非法改装计量器具
“鬼秤”通常通过密码调试或遥控器操作,破坏计量准确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七条,制造、销售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3年大连市市场监管局曾查处多起非法改装电子秤案件,本案中市监局需联合公安机关追溯“鬼秤”来源,严惩非法改装者。
2. 过程监管:强制检定与信用惩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子秤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须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测。市监局应建立市场计量器具台账,对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商户,依据《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同时,将使用“鬼秤”的商户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其市场准入资格。
3. 技术赋能:推广防作弊智能秤
传统电子秤易被篡改,而智能秤具备防作弊功能(如数据加密、远程监控)。市监局可依据《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推动计量器具智能化升级”的要求,通过补贴或强制更换方式推广智能秤。例如,2024年北京市部分市场已试点安装“一秤一码”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计量准确性。
4. 社会共治:畅通投诉渠道与强化宣传
市监局应设立24小时投诉热线,对举报“鬼秤”的消费者给予奖励(如大连市曾对举报者奖励500元)。同时,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防鬼秤指南”,教育消费者“复秤前观察秤体是否有铅封”“要求商户重启电子秤”等技巧,提升公众维权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四十三条
《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以上则是关于“扰乱市场秩序”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近日,8岁自闭症男童走失遇难事件引发社会对研学机构资质与安全责任的广泛关注。涉事机构以家政服务部名义注册,经营范围不含研学业务,却违规组织特需儿童参与高风险登山活动,暴露出行业监管漏洞与法律责任界定难题。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时间:2025.08.14
-
随着高端白酒市场持续升温,茅台酒因其稀缺性与高价值成为消费欺诈的重灾区。部分餐饮场所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通过调包手段窃取顾客自带茅台酒,不仅侵害消费者财产权,更扰乱市场秩序。调包茅台酒属于什么罪?遇到茅台酒被调包怎么报警?是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时间:2025.08.13
-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纠纷频发,其中全损车交易尤为引人关注。消费者花费重金购买所谓精品二手车,却意外发现车辆曾遭重大事故并被保险公司推定全损。本文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相关问题的核心。...时间:2025.08.11
-
随着我国消费者维权体系形成行政调解+司法救济+社会监督的多维格局,消费者在遭遇权益侵害时,既可通过12315热线、全国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快速投诉,也可在调解失败后依法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时间:2025.08.11
-
游戏消费纠纷中,退款政策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始终是焦点。2025年,随着《民法典》与行业规范的细化,游戏退款条件及流程更趋明确。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游戏退款要求”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广州某知名零食品牌因消费者曝光鸭爪发霉问题引发舆论关注。事件中消费者最初获赔千元承诺,后因品牌方质疑其职业打假人身份被拒赔,仅获原价退款。这一争议折射出食品安全维权中的普遍困境:消费者如何证明自身权益受损?商家与厂家责任如何划分?...时间:2025.08.06
-
近期,某地一家火锅店因“阴阳菜单”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美食博主李先生曝光称,该店招牌菜“羊围脖”对本地人标价198元,对外地游客却标价298元,且两桌菜品均存在缺斤短两问题。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立案调查,涉事店铺被暂停营业。下面小编将从“阴阳菜单的法律定性及处罚依据”与“消费欺诈立案的核心条件”两大维度,结合真...时间:2025.08.05
-
在消费市场中,商家欺诈行为屡见不鲜,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焦点。“退一赔三”作为重要法律救济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核心在于惩罚商家欺诈,补偿消费者损失。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快递丢了是否能原价赔偿不能一概而论。消费者在寄快递时,尤其是寄送贵重物品,最好选择保价,并保留好物品价值的相关凭证。若不幸遇到快递丢失且赔偿不合理的情况,可依据法律规定,与快递公司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间:2025.08.04
-
近日,手工面包因价格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费者直指其为“面包刺客”;同期,线下烘焙店内单价58元的碱水结也引发“天价面包”的讨论。在消费升级与成本攀升的双重背景下,高价面包是否合法?市场定价的监管边界何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框架、定价逻辑与监管主体三个维度,结合典型案例与权威法规,解析高价面包定价的合法性...时间:2025.08.0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