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博主揭露鬼秤遭威胁商贩行为触犯哪些法律?
博主揭露鬼秤遭威胁商贩行为触犯哪些法律?
1. 行政处罚:威胁人身安全与扰乱市场秩序
商贩持刀威胁博主“老子弄死你”的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该条款明确禁止“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至十日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此外,商贩聚集围堵、辱骂博主的行为,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可处警告或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至十日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 刑事追责:故意毁坏财物与暴力抗法
商贩砸毁电子秤的行为,若经鉴定损失超过5000元,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若商贩明知执法人员在场仍持刀威胁,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本案中,商贩声称“有精神病”需经司法鉴定确认其刑事责任能力,若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则需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 民事赔偿:侵权责任与市场连带责任
商贩的威胁行为导致博主及摄影师人身损害(如摄影师脖子受伤),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责任。若市场管理方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未及时制止暴力行为),博主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要求市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第二百七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市监局更换市场秤后 如何根治鬼秤乱象?
1. 源头治理:严打非法改装计量器具
“鬼秤”通常通过密码调试或遥控器操作,破坏计量准确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七条,制造、销售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3年大连市市场监管局曾查处多起非法改装电子秤案件,本案中市监局需联合公安机关追溯“鬼秤”来源,严惩非法改装者。
2. 过程监管:强制检定与信用惩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子秤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须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测。市监局应建立市场计量器具台账,对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商户,依据《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同时,将使用“鬼秤”的商户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其市场准入资格。
3. 技术赋能:推广防作弊智能秤
传统电子秤易被篡改,而智能秤具备防作弊功能(如数据加密、远程监控)。市监局可依据《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推动计量器具智能化升级”的要求,通过补贴或强制更换方式推广智能秤。例如,2024年北京市部分市场已试点安装“一秤一码”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计量准确性。
4. 社会共治:畅通投诉渠道与强化宣传
市监局应设立24小时投诉热线,对举报“鬼秤”的消费者给予奖励(如大连市曾对举报者奖励500元)。同时,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防鬼秤指南”,教育消费者“复秤前观察秤体是否有铅封”“要求商户重启电子秤”等技巧,提升公众维权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第四十三条
《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以上则是关于“扰乱市场秩序”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25年7月,某面馆因将顾客食用后的剩面二次加工上桌引发舆论哗然,此类行为不仅触碰食品安全红线,更直接侵害消费者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04
-
明码标价是指公开标明商品价格或收费标准的方式,包括价格标签、价目表、随商品体标价等。它是基层商业价格管理的一项制度,要求不论商业、服务业、修理业,不论收购、批发、零售,不论公私企业、事业单位的价格和收费均应实行。《价格法》第十三条对明码标价以及违反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作了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时间:2025.07.03
-
在生活中,强制消费往往与旅游、餐饮、购物等场景相关,例如导游强迫游客购买特定商品或参加自费项目,餐厅强制消费者购买套餐或附加服务等。这些行为都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应勇于维权,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或寻求法律援助。关于“广州餐厅收取11元白开水费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时间:2025.07.03
-
近日一网友在餐厅消费时发现“白开水费11元”,但是该网友在下单的时候并不知情,是结账的时候才发现这个额外的费用,对此产生质疑是否合法?对此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白开水费现场如果有明码标价的话,他是可以收的。但是如果是不知情的情况下或者强制消费,消费者可以拨打投诉电话投诉。下面本文就此事为大家详细...时间:2025.07.03
-
随着消费场景的多元化和交易方式的数字化,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产品质量参差、虚假宣传泛滥、售后推诿等新老问题。当权益受损时,如何高效、低成本地维权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消费者遭遇侵权时,拨打12315投诉电话成为常见的维权途径。许多人对其实际效果和处理流程仍存在疑问。...时间:2025.07.01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教育以其跨越时空限制、灵活多样的特点,迅速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着线上教育市场的不断扩大,退费纠纷也日益凸显,成为困扰消费者和教育机构的一大难题。面对退费难题,消费者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了解维权的途径与司法规定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时间:2025.06.30
-
在冰岛自驾游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租车过程中却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纠纷,其中天价索赔问题尤为突出。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不仅让游客的经济利益受损,更让他们在异国他乡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天价索赔能否构成敲诈勒索及如何维护权益成为游客关注的重点。...时间:2025.06.30
-
近年来,黄牛加价倒卖门票、订单等行为屡禁不止,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从演唱会门票到稀缺商品订单,黄牛通过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手段牟取暴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下面小编将针对黄牛加价倒卖订单的违法性及立案标准展开分析,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与维权指引。...时间:2025.06.28
-
在消费市场中,个别商家为追求不当利益,可能采取欺诈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近期,重庆某烧烤摊因修改结算单欺诈消费者被曝光,引发社会关注。此类行为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更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商家欺诈赔偿”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6.27
-
在追求健康与美丽的当下,防晒衣成为了许多人夏日出行的必备装备。然而,市场上防晒衣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商家为追求利润,夸大产品防晒效果,导致消费者购买到名不副实的防晒衣。当消费者发现所购防晒衣并不具备宣传中的防晒功能时,能否要求商家赔偿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时间:2025.06.27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