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学生与校外人士冲突中,正当防卫如何认定?
学生与校外人士冲突中,正当防卫如何认定?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学生欺凌违法犯罪案件执法指引》,正当防卫的认定需满足三项核心要件:
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冲突中,若校外人员持续实施脚踹、肘击等暴力行为,对学生人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可视为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例如,本案中学生倒地后遭持续攻击,符合“现实性”要求。
2.防卫行为未明显超限:若学生为阻止侵害采取的推搡、格挡等行为未造成对方重伤或死亡,通常属于合理限度。但若使用器械反击或攻击无关部位,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参考济南公安通报的“大学生与醉汉冲突案”,防卫过当需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为前提。
3.防卫意图正当性:学生需以保护自身安全为目的,而非报复或泄愤。本案中,学生因被足球砸中引发争执,后续防卫行为若仅针对正在进行的暴力攻击,可认定为主观正当。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办理学生欺凌违法犯罪案件执法指引》第10条:“对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殴打、辱骂等行为,公安机关可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采取矫治教育措施,但正当防卫行为不在此列。”
校外人员校内施暴,学校与公安机关需承担哪些责任?
学校与公安机关在此类事件中需履行双重责任:
1.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校外来访人员实施行为管理。本案中,校外儿童进入体育场踢球,学校若未对未成年人活动区域进行隔离或提示,可能因“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被追究民事责任。受害学生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要求学校承担补充责任。
2.公安机关的调查处置义务: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公安机关需及时出警、调查取证。本案中,警方已调取监控、制作笔录,并委托第三方进行伤情鉴定。若校外人员行为构成“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若造成轻伤以上后果,则需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公安机关需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涉事儿童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并可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九条对监护人进行训诫。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对校外来访人员应当查验身份、登记信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则是关于“学校安全责任”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近日,男子口袋中的某品牌充电宝突然起火,导致其左腿Ⅲ度烧伤,需进行植皮手术,治疗费用预估3万至4万元。该事件经社交媒体发酵后引发公众对充电宝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尽管涉事充电宝不在某品牌此前召回批次内,但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品牌方责任认定成为焦点。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品牌方需承担的责任类型及产品质量...时间:2025.07.25
-
近期台湾师范大学女足教练周台英因逼学生抽血换学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暴露出教育领域中个别主体以学分胁迫学生接受非自愿医疗行为的乱象,将公民人身权利保护问题推向舆论焦点。从法律视角审视,此类行为不仅涉及教育伦理,更可能触犯司法体系中关于人身权利保护的核心条款。...时间:2025.07.21
-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部分人却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与开放性,肆意造谣传谣,污蔑他人名誉,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网络环境。造谣传谣行为不仅违背道德准则,更触犯了法律红线...时间:2025.07.17
-
在科技以日新月异之势飞速发展的当下,先进技术如双刃剑,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违法活动,偷拍行为便是典型代表。借助隐蔽且先进的设备,肆意窥探他人生活。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人隐私,让受害者陷入心理困境,更对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造成极大破坏,引发公众不安与信任危机。...时间:2025.07.11
-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备受关注。民企老板因司法机关错误羁押导致人身自由受限,不仅涉及程序合法性审查,更需明确责任追究与赔偿机制。...时间:2025.07.11
-
2025年7月2日,一则“上海交大学生疑被校外人士殴打”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公开信息,6月30日晚,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一名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训练时,因被校外人员踢来的足球砸中头部,与对方家长发生言语冲突后倒地,随后遭脚踹、肘击,最终被送医治疗。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通过“平安交大”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时间:2025.07.02
-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截图称《新华字典》(第12版)对“累赘”一词的例句为“孩子小成了累赘”,引发公众对出版物内容合法性与社会伦理的广泛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该例句涉嫌歧视未成年人,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另有观点认为字典作为工具书,例句仅反映语言使用现实,不构成法律侵权。法头条...时间:2025.07.01
-
个人卫生习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过度依赖特定清洁产品可能引发皮肤屏障受损或过敏反应。女子因长期使用湿厕纸导致就医事件,暴露出消费者对清洁产品成分、使用频率及自身肤质适配性的认知不足。此类案例中,部分患者因过度清洁破坏肛周黏膜屏障,诱发接触性皮炎或真菌感染,凸显科学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法头条小编整理...时间:2025.06.28
-
医疗场所的隐私保护是患者权益的核心内容,而诊疗环境的安全性直接关乎患者尊严与信任。主持人曝光某三甲医院肠镜检查不关门事件,暴露出医疗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隐私管理漏洞。此类现象不仅违反医疗伦理规范,更可能触犯患者隐私权保护相关法律。过往案例中,多家医院因诊疗环境管理失当引发患者投诉甚至诉讼,凸显法律对医疗隐...时间:2025.06.28
-
在日常生活中,因场所安全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低头族餐厅前摔骨折索赔6万被驳回”事件引发公众对安全保障义务的关注。究竟安全保障义务该如何认定?它属于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接下来,小编将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角度,为你详细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时间:2025.06.2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