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学生与校外人士冲突中,正当防卫如何认定?

发布时间:2025.07.02 15:48:28
2025年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南区体育场发生一起学生与校外人员冲突事件。据网友披露,一名学生在校内跑步时被校外儿童踢球砸中头部,与家长发生言语争执后倒地,遭对方脚踹、肘击,后被送医治疗。事件经微博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上海交大保卫处连夜发布声明,称已成立工作专班与公安部门协同调查,并强调“坚决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处置,案件细节正在进一步核查中。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学校安全责任”的相关问题。

学生与校外人士冲突中,正当防卫如何认定?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学生欺凌违法犯罪案件执法指引》,正当防卫的认定需满足三项核心要件:

  1.不法侵害现实存在:冲突中,若校外人员持续实施脚踹、肘击等暴力行为,对学生人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可视为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例如,本案中学生倒地后遭持续攻击,符合现实性要求。

  2.防卫行为未明显超限:若学生为阻止侵害采取的推搡、格挡等行为未造成对方重伤或死亡,通常属于合理限度。但若使用器械反击或攻击无关部位,可能被认定为防卫过当。参考济南公安通报的大学生与醉汉冲突案,防卫过当需以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为前提。

  3.防卫意图正当性:学生需以保护自身安全为目的,而非报复或泄愤。本案中,学生因被足球砸中引发争执,后续防卫行为若仅针对正在进行的暴力攻击,可认定为主观正当。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办理学生欺凌违法犯罪案件执法指引》第10条:对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殴打、辱骂等行为,公安机关可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采取矫治教育措施,但正当防卫行为不在此列。

  

校外人员校内施暴,学校与公安机关需承担哪些责任?

  学校与公安机关在此类事件中需履行双重责任:

  1.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校外来访人员实施行为管理。本案中,校外儿童进入体育场踢球,学校若未对未成年人活动区域进行隔离或提示,可能因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被追究民事责任。受害学生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要求学校承担补充责任。

  2.公安机关的调查处置义务: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条,公安机关需及时出警、调查取证。本案中,警方已调取监控、制作笔录,并委托第三方进行伤情鉴定。若校外人员行为构成殴打他人故意伤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若造成轻伤以上后果,则需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公安机关需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涉事儿童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并可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四十九条对监护人进行训诫。

  法律依据: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对校外来访人员应当查验身份、登记信息。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则是关于学校安全责任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校外人员殴打学生可能触犯哪些法律条款?
    2025年7月2日,一则“上海交大学生疑被校外人士殴打”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公开信息,6月30日晚,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一名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训练时,因被校外人员踢来的足球砸中头部,与对方家长发生言语冲突后倒地,随后遭脚踹、肘击,最终被送医治疗。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通过“平安交大”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
    时间:2025.07.02
  • 《新华字典》例句小孩是累赘是否侵犯未成年人权益?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截图称《新华字典》(第12版)对“累赘”一词的例句为“孩子小成了累赘”,引发公众对出版物内容合法性与社会伦理的广泛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该例句涉嫌歧视未成年人,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另有观点认为字典作为工具书,例句仅反映语言使用现实,不构成法律侵权。法头条...
    时间:2025.07.01
  • 使用湿厕纸致身体受损谁担责?
    个人卫生习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过度依赖特定清洁产品可能引发皮肤屏障受损或过敏反应。女子因长期使用湿厕纸导致就医事件,暴露出消费者对清洁产品成分、使用频率及自身肤质适配性的认知不足。此类案例中,部分患者因过度清洁破坏肛周黏膜屏障,诱发接触性皮炎或真菌感染,凸显科学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法头条小编整理...
    时间:2025.06.28
  • 肠镜检查不关门是否侵权?
    医疗场所的隐私保护是患者权益的核心内容,而诊疗环境的安全性直接关乎患者尊严与信任。主持人曝光某三甲医院肠镜检查不关门事件,暴露出医疗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隐私管理漏洞。此类现象不仅违反医疗伦理规范,更可能触犯患者隐私权保护相关法律。过往案例中,多家医院因诊疗环境管理失当引发患者投诉甚至诉讼,凸显法律对医疗隐...
    时间:2025.06.28
  • 低头族餐厅前摔骨折索赔6万被驳回,安全保障义务怎么认定?
    在日常生活中,因场所安全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低头族餐厅前摔骨折索赔6万被驳回”事件引发公众对安全保障义务的关注。究竟安全保障义务该如何认定?它属于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接下来,小编将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角度,为你详细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
    时间:2025.06.26
  • 教官体罚学生犯法吗?
    在校园、军训或特殊教育场景中,教官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对教育方式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广泛讨论。体罚不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更可能触犯法律红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深入剖析教官体罚行为的违法性,并明确何种程度的体罚行为可构成举报依据,帮助公众理解法律边界,推动教育环境规范化。...
    时间:2025.06.23
  • 看守所关了8个月判了6个月怎么要求赔偿
    在刑事司法体系中,羁押期限与量刑结果的关系常引发公众误解。被羁押者可能因案件复杂、程序推进缓慢而长期滞留看守所,最终判决刑期却远短于羁押时间,导致关押越久即判得越重的认知偏差。超期羁押不仅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还可能引发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
    时间:2025.06.09
  • 女子穿高跟鞋健身摔伤责任怎么划分?
    我国《民法典》第1198条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但该义务的边界与责任划分需结合具体场景综合判断。下面小编将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此类纠纷中的责任认定规则与归责原则,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
    时间:2025.05.30
  • 安全保障义务民法典规定
    在公共场所摔倒受伤的纠纷中,责任认定常引发争议。我国《民法典》第1198条明确规定,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或管理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未尽义务导致损害的需承担侵权责任。下面小编将法律条文与司法案例,解析安全保障义务的适用范围、责任主体及店门口摔伤的责任认定规则,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
    时间:2025.05.30
  • 隐私受到侵犯怎么处理?
    隐私权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格权利,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当个人隐私被侵犯,如他人未经许可公开照片或传播隐私信息时,权利人可依据法律框架采取分层应对措施。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款的适用性出发,解析维权路径与法律后果。...
    时间:2025.05.29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