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未成年变卖金饰品需要家长在场吗?

发布时间:2025.06.06 10:33:49
未成年变卖金饰品的行为是否需要家长在场,需结合其年龄、民事行为能力及法律规范综合判断。根据《民法典》,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任何民事行为均需法定代理人代理;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独立实施的重大财产处置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金饰品作为贵重财产,其变卖行为通常超出未成年人自主决定范围,可能引发交易无效、财产损失等法律风险。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未成年变卖金饰品”的相关问题。

未成年变卖金饰品需要家长在场吗?

  一、未成年变卖金饰品的合法性分析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例如,某7岁儿童私自将家中金项链变卖,该交易自始无效,家长可要求商家返还金饰并退还价款。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独立实施纯获利益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然而,变卖金饰品通常涉及重大财产处置,超出其判断能力范围,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例如,某14岁少年私自变卖金戒指,若家长拒绝追认,交易无效,商家应返还金饰。

  3.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例外

  根据《民法典》第十八条,十六周岁以上且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独立变卖金饰品。但此类情形需满足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严格条件,实践中较少见。

  二、家长监护责任的法律依据与履行要求

  1.法定代理人的权利与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家长)需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其财产权利。若未成年人私自变卖金饰品,家长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在法定期间内拒绝追认交易,要求商家返还财产。

  2.家长未履行监护责任的后果

  若家长未妥善保管金饰品或未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导致其私自变卖,家长可能需承担一定过错责任。例如,某家长将金饰随意放置,被未成年人私自变卖,法院可能认定家长未尽到合理监护义务,需分担部分损失。

  三、商家在未成年交易中的审查义务

  1.交易对象的身份核实

  商家在面对未成年人变卖金饰品时,应主动核实其年龄及法定代理人是否在场。例如,贵州黔西南州某金店发现14岁女生私自变卖金吊坠后,立即暂扣物品并要求联系家长,该做法符合法律规定。

  2.善意取得的限制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商家若善意取得金饰品(不知情且支付合理对价),可主张保留所有权。但针对未成年人交易,司法实践中通常优先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商家难以主张善意取得。例如,某商家收购未成年人变卖的金手镯,即使支付合理对价,家长仍可要求返还。

  四、未成年变卖金饰品的法律救济途径

  1.家长要求返还财产

  若交易无效,家长可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要求商家返还金饰品并退还价款。若金饰品已灭失或损坏,商家需折价赔偿。

  2.未成年人向家长索赔

  若商家已支付价款且家长拒绝追认,未成年人需返还价款。若未成年人无财产可供返还,家长可基于监护责任向其主张赔偿(实践中通过教育、管理方式处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三十四条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未成年变卖金饰品可以要求店家退还吗?

  未成年变卖金饰品一般可以要求店家退还,但需结合未成年人年龄、交易细节及商家是否善意取得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未成年人年龄与民事行为能力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若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其私自变卖金饰品的行为无效,家长可要求店家退还金饰品。

  2.八周岁以上但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若未成年人变卖金饰品的行为未经家长同意或追认,且该行为超出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范围,则交易行为效力待定。家长可拒绝追认,并要求店家退还金饰品。

  二、商家是否构成善意取得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善意取得需满足受让人受让时善意、以合理价格转让、已登记或交付等条件。但针对未成年人交易,司法实践中通常优先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商家难以仅凭支付合理对价主张善意取得。若商家未核实未成年人身份或未要求家长陪同,可能被认定为未尽合理审查义务,需承担返还责任。

  三、家长监护责任与商家审查义务

  1.家长监护责任:

  家长需妥善保管金饰品,并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管理。若因家长未尽到监护责任导致未成年人私自变卖金饰品,家长可能需承担一定过错责任,但不影响其要求店家退还金饰品的权利。

  2.商家审查义务:

  商家在接受未成年人出售金饰品时,应主动核实其年龄及法定代理人是否在场。若商家未履行审查义务,导致未成年人私自变卖金饰品,商家需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以上则是关于未成年变卖金饰品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涉案金额600元报警能立案吗?
    在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中,小额纠纷屡见不鲜。当遭遇600元财物损失或工资拖欠时,公众常因金额小而陷入维权困境:报警是否会被受理?法院能否立案?劳动监察部门是否介入?这些疑问背后,折射出法律对小额权益保护的边界与路径。...
    时间:2025.07.30
  • 储户在银行存35万取款时被清零了,银行犯法吗?
    存款安全是银行与储户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基石。近年来频发的存款清零事件不断冲击着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任。当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后,账户余额突然归零,背后可能涉及银行违规操作、司法程序瑕疵或第三方侵权等多种法律问题。下面小编将详细解析此类事件中银行的法律责任,并为储户提供系统化的维权策略。...
    时间:2025.07.30
  • 宠物店将狗放在烘干箱一小时活活烤死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近日,一起宠物狗被宠物店烘干箱“烤死”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宠物主人吴女士将6岁边牧犬“66”送至某宠物店寄养,却因店员将狗放入烘干箱后外出办事,导致“66”在高温中烘烤一小时后死亡。店家不仅未第一时间送医,还谎称“中暑”,引发公众对宠物店责任认定及故意损坏财物立案标准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宠物店需...
    时间:2025.07.24
  • 工信部互联网投诉平台怎么注册及投诉流程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网络已深度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信息与虚拟财产的安全问题如影随形,成为亟待法律护航的关键议题。工信部互联网信息服务投诉平台作为官方搭建的公正桥梁,在化解电信服务纠纷、守护互联网账号安全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民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构筑起坚实的保障防线。...
    时间:2025.07.20
  • 二人利用手机NFC盗走80多万,如何处罚2025最新量刑标准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NFC(近场通信)功能因其便捷性而广受欢迎。这一技术也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实施盗窃的新手段。近期一起利用手机NFC功能盗走80多万元的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此类案件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对移动支付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时间:2025.07.18
  • 男子寄107万元油卡遭快递员变卖,违法吗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服务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个别快递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变卖客户财物的行为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引发了公众对快递行业监管与法律责任的关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该行为的违法性、责任承担方式及处理路径,为公众提供法律参考。...
    时间:2025.07.17
  • 野生大象进入农户家破坏政府赔偿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关于“野生大象进入农户家破坏政府赔偿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17
  • 消费者恶意找茬赖账犯法吗处罚2025最新规定
    在商业经营与消费活动中,部分消费者可能存在恶意找茬赖账的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了解消费者恶意找茬赖账是否犯法及处罚规定,以及商家遇到此类情况该如何应对,对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时间:2025.07.03
  • 不当得利法律规定立案必须满足哪三个条件?
    不当得利制度作为民法体系中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旨在矫正无法律依据的财产变动。随着数字经济与复杂交易模式的兴起,不当得利纠纷呈现高发态势,但司法实践中存在立案难与胜诉难的双重困境。下面小编系统解析不当得利案件的立案条件与胜诉率的影响因素,为当事人提供可操作的维权指南。...
    时间:2025.06.19
  • 抢劫罪量刑标准及金额分级是多少2025最新司法规定
    在刑事法律体系中,抢劫罪与抢夺罪作为侵犯财产与人身安全的典型犯罪,其量刑标准、金额分级及罪名区分直接关系到司法公正与当事人权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法治理念更新,司法解释对抢劫罪的定罪量刑规则作出细化调整,并进一步明确了两罪在行为特征、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上的本质差异。...
    时间:2025.06.17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