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堂食用鲜肉现炒外卖用冻肉预制菜,餐饮双标现象合法吗?

发布时间:2025.07.17 15:48:06
近日,某地一餐厅曝出“堂食用鲜肉现烤、外卖用冻肉预制菜”的双重标准,引发公众对餐饮行业“双标”现象的强烈质疑。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餐饮“双标”的违法性,并梳理商家使用预制菜未公示的处罚依据,为消费者维权与行业规范提供指引。

堂食用鲜肉现炒外卖用冻肉预制菜,餐饮双标现象合法吗?

  餐饮企业堂食与外卖采用不同食材、加工方式的行为,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已突破法律底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与第十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以及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

  商家若未明确告知外卖使用冻肉或预制菜,而是以“现炒”“新鲜”等宣传误导消费者,则构成对知情权与选择权的双重侵害。

  司法实践中,此类行为已被认定为违法。商家通过“鲜肉”与“冻肉”、“现炒”与“预制”的差异化操作,不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关于信息公示义务的规定——外卖平台商家需清晰标注商品属性,包括食材来源、加工方式等。

  更深层的法律风险在于食品安全。冻肉若储存不当易滋生细菌,预制菜若复热不彻底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商家为掩盖食材差异,常通过重口味调料掩盖不新鲜问题,进一步加剧健康风险。

  当消费者为便利支付溢价,却换来“花钱买糟心”的体验,这种“双标”行为已超出经营策略范畴,成为系统性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商家使用预制菜不公示怎么处罚?

  商家使用预制菜未公示的行为,需承担行政、民事双重责任,监管部门已形成“处罚—整改—信用惩戒”的完整治理链条。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商家若存在欺诈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改正,根据情节单处或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退一赔三”。商家未告知预制菜使用情况,涉嫌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消费金额的三倍,最低赔偿500元。

  部分试点城市将商家行政处罚、投诉记录、司法判决等信息联通,对多次违法的商家实施“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

  且平台方需承担“守门人”责任,通过强制标注商品属性(如“预制菜”“冷冻复热”)倒逼商家透明化经营。

相关阅读更多>>
  • 2024年侵犯消费者权益如何赔偿?
    根据法律规定,若商家欺诈消费者,需赔偿消费者实际损失,并增加三倍价款或费用的赔偿。如果商家明知商品或服务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仍强行销售,导致消费者生命或健康受损,受害者有权要求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关于“2024年侵犯消费者权益如何赔偿”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7
  • 2024年景区售卖天价海鲜等行为是否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了侵害?
    2024年景区售卖天价海鲜等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财产安全权等合法权益。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强制交易等违法行为;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仔细核对价格、质量等信息,避免落入消费陷阱。此外,景区商家也应自觉遵守法...
    时间:2024.09.16
  • 2024年“雪糕刺客”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吗?
    2024年“雪糕刺客”现象确实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应当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合理途径进行投诉举报。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消费侵害”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9.10
  • 2024年对于预付费服务,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
    在预付费服务模式中,消费者往往需提前支付费用以换取未来的服务或商品。这种消费方式虽然便捷,但也存在商家违约、服务质量不达标、商家倒闭等风险,从而威胁到消费者权益。为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需从法律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与合同规范,确保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及求偿权得到有效保护。...
    时间:2024.05.08
  • 2024年消费者权益受损后,如何确定赔偿金额?
    在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确定赔偿金额是一个涉及法律规定、实际损失、可预见损害及惩罚性赔偿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本回答将详细阐述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赔偿金额确定原则、方法以及相关回答,为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专业法律指导。...
    时间:2024.05.08
  • 2024年消费者权益受损如何赔偿?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其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寻求赔偿。赔偿方式通常包括退货、换货、修理、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具体赔偿方式及金额应根据损害事实、合同约定、法律规定等因素确定。本文将对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赔偿问题进行回答,并引用相关回答,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维权路径。...
    时间:2024.04.23
  • 2024年消费者权益受损举证责任谁负?
    在法律框架下,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举证责任通常由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承担,但具体分配取决于具体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如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经营者可能需要承担举证责任。...
    时间:2024.04.01
  • 2024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何适用?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它适用于所有在境内进行的商品交易和服务提供活动,无论线上线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只要其交易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消费者,都需遵守此法。...
    时间:2024.03.28
  • 2024年消费者权益受损后,如何确定责任方?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确定责任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这通常涉及到对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商家的承诺、合同条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
    时间:2024.03.27
  • 2024年消费者权益在低价倾销中如何保障?
    在低价倾销中,消费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侵害,如产品质量下降、售后服务缺失等。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和保护措施。...
    时间:2024.03.27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