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工伤期间能否被辞退?
工伤期间能否被辞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劳动者因工受伤并在治疗期间时,除非出现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等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工伤职工权益的特别保护,旨在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劳动者在工伤期间存在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行为,并给用人单位造成了重大损失,则即便是在工伤治疗期内,用人单位也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二) 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解除合同时未提前通知合理?
解除合同是否需要提前通知,以及未提前通知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合同的具体类型、双方的约定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类型的合同中,例如劳动合同和租赁合同,法律法规通常要求一方解除合同时必须提前通知另一方。而在其他类型的合同里,则更多地依赖于双方在合同中的具体条款来决定。如果合同内没有明确指出并且相关法律也没有特别规定的话,一般认为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基于诚实信用的原则,给予对方足够的准备时间。不过,如果有法定或合同约定的理由(比如对方发生了严重的违约行为),那么解除方可以立即终止合同而无需事先通知。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未到期被辞退是否合法?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原则上,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解除合同。但是,如果符合特定的法定条件或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则可以提前终止劳动合同。这些法定条件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因健康问题或非工伤原因导致无法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等是否可以在劳动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合法辞退员工,主要取决于雇主在解除合同时的具体情形是否满足上述法定条件或得到了员工的同意。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员工正处于工伤治疗期间时,用人单位是不能随意解除与其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的对于那些严重违反公司规定或触犯法律的行为,即使是在工伤期间,也允许企业按照法定程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
在劳动法体系持续完善的背景下,离职后工资结算问题已成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核心议题之一。新规不仅强化了工资支付的时效性要求,更明确了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的法律责任,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坚实依据。实践中部分劳动者仍因对政策不熟悉或证据意识薄弱,面临工资结算纠纷时难以有效主张权益。...时间:2025.07.09
-
劳动者休假权益是劳动关系中的核心议题,既涉及法定假期的调整,也涵盖带薪年休假、病假、事假等多元化休假类型。2025年,我国休假制度迎来重要改革,法定节假日天数增加、带薪年休假跨年安排规则细化,为劳动者权益保障注入新动能。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劳动者休假规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07
-
现如今,个税政策的具体情况备受关注。是维持既有标准,还是会迎来调整?五险一金在个税计算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接下来,小编将深入探究这些关键问题,帮助大家清晰掌握个税相关知识,合理规划个人财务。...时间:2025.07.07
-
在现如今的社会上,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依旧时有发生,该行为会严重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当遭遇工资拖欠,找对解决部门至关重要,而对于拖欠超3个月的赔偿计算,也有明确法律规定。接下来,小编将详细探讨这两个关键问题,为农民工朋友维权提供有力指引。...时间:2025.07.07
-
劳动权益保护一直都是职场人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超四成劳动者遭遇过公司单方面调岗降薪,其中“以调岗为名变相裁员”“以降薪逼迫员工离职”等现象频发。下面小编结合《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系统梳理应对策略与赔偿规则。...时间:2025.07.06
-
数据显示,超六成女性遭遇过招聘性别限制,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也面临隐性门槛。在此背景下,劳动者总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招工限制性别是否合法?遭遇就业歧视时,哪些部门能提供有效救济?下面小编将结合最新法律法规与政策实践,系统梳理性别限制的合法性边界与投诉维权路径。...时间:2025.07.06
-
近日,一公司被爆有事情没做好,犯错误,就会要求跪在地上狗爬。有时全公司人一起爬,有时从走廊路过会碰见一个正在狗爬的老师。狗爬是指用双膝跪在地上像狗一样的爬,除了“狗爬”,有老师做错事还会被罚400个深蹲,惩罚完成后,必须拍视频发给主管老师证明,否则会加罚。那么公司这种体罚员工的做法是否违法?下面本文将从...时间:2025.07.03
-
2025年,我国劳动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但在实践中仍有企业以“年假过期作废”“内部规定优先”等理由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因未休完年假获赔2.9万元的案例,以及海淀法院对同类案件的司法实践,均凸显了年假制度执行中的法律争议。下面小编将从...时间:2025.07.02
-
2025年4月15日,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徐某在参加国家某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因被网友曝光其曾于2024年10月在社交平台发布虐猫视频并配文“虐猫很解压”,引发社会强烈谴责。招聘单位经调查核实后,依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及内部规章制度,于4月20日正式取消徐某的招聘录用资格。此事件不仅引发公众对“虐待动物行为...时间:2025.07.01
-
2025年7月,全国教师工资改革进入关键落地阶段,多地明确将补发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工资差额。此次改革以“一降三增”为核心,通过降低基础工资比例、提升绩效工资占比、增设职称补贴与山区津贴,构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薪酬体系。然而,改革过渡期涉及工资结构调整、职称评审延迟、山区补贴核算等复杂环节,部分教师...时间:2025.07.0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