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怀孕期间被单位调岗降薪怎么维权?
2024年怀孕期间被单位调岗降薪怎么维权?
一、与公司协商
首先,你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不满,并要求恢复到原先的岗位和薪资。这是解决争议的第一步,有时候通过友好的沟通可以解决问题。在协商过程中,你可以强调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司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二、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无果,你可以向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三、提起诉讼
如果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你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公司存在调岗降薪的违法行为,以及该行为对你造成的损害。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单位拒绝协商我该怎么做?
一、收集证据
劳动合同:确保你持有有效的劳动合同,并检查其中是否有关于调岗降薪的明确约定。
工资单和银行流水:收集你的工资单和银行流水记录,以证明调岗降薪前后的薪资变化。
调岗通知和降薪证明:如果单位有发出正式的调岗通知或降薪证明,务必妥善保存。
其他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能够证明你与单位沟通过程及单位行为违法性的证据。
二、申请劳动仲裁
准备材料:根据劳动仲裁机构的要求,准备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工资单、调岗通知等相关证据材料。
提交申请:向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
参加仲裁:按照仲裁机构的安排,参加仲裁庭审,并充分陈述你的诉求和事实依据。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就是法头条法务收集的关于“2024年怀孕期间被单位调岗降薪怎么维权”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时会运用此类知识。所以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以便能够解决生活中发生的此类问题。但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到法头条网上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由他们带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
工伤认定与调岗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主要体现在劳动者因工受伤后,根据其伤情恢复情况及工作能力的变化,用人单位需按照法律规定调整工作岗位或安排适当的工作任务。这一过程既涉及到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也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健康的关怀以及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原则。...时间:2025.04.28
-
企业未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将面临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补缴社会保险费、支付滞纳金以及赔偿因未缴纳工伤保险给员工造成的损失。此外,如果发生工伤事故,企业还需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直接向受伤员工支付相关费用。...时间:2025.03.28
-
对于上下班途中受伤是否算作工伤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而言,在合理时间和路线上因工作原因或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而受到伤害的情况可以被认定为工伤。...时间:2025.03.20
-
工伤鉴定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后,为确定其伤情是否属于工伤以及伤残等级而进行的一项法定程序。该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受理、鉴定及结论通知等步骤。...时间:2025.02.22
-
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员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地方性规定及实际案例来确定。...时间:2025.02.21
-
当劳动者对工伤鉴定结果不满意时,可以通过申请再次鉴定或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提供具体的解决途径。...时间:2025.02.20
-
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加班费的计算标准主要依据加班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为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的,则需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加班费。...时间:2025.02.12
-
-
工伤保险缴纳基数的确定是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得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对于新入职员工或没有上一年度工资数据的情况,则依据其首月工资或其他合理方式确定。...时间:2025.01.27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女性员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享有特殊保护。若在此期间被非法辞退,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赔偿金以及未支付的工资等。对于孕期工资的计算及辞退后的权益保障,本文将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说明。...时间:2025.01.2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