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被侮辱或诽谤是否属于人身权问题?

发布时间:2024.03.27 18:53:20
被侮辱或诽谤确实属于人身权问题,具体涉及到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权。

被侮辱或诽谤是否属于人身权问题?

根据《宪法》第三十八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也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这些法律规定表明,侮辱和诽谤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的名誉,也侵犯了其人格尊严,因此属于典型的人身权问题。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精神损害算人身权吗?

人身权主要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损害,尤其是因侵权行为导致的精神痛苦、心理创伤或者情绪困扰,虽然不直接对应于上述列举的人身权,但它是人身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被视为是对人格权的一种侵犯,尤其是对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害,可能会产生精神损害赔偿。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表明,精神损害被视为人身权益的一部分,且当侵权行为导致严重精神损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细化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明确了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如何计算赔偿金额等。可以说精神损害在法律中被视为一种与人身权密切相关的权益,是人身权保护的延伸和补充。

侵犯生命权如何界定?

生命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受到宪法和相关法律的严格保护。侵犯生命权通常指的是非法剥夺或威胁他人的生命,这包括但不限于故意杀人、过失杀人、故意伤害致死等行为。此外,严重的健康损害或危险行为,如严重虐待、遗弃导致他人死亡,也可能被视为侵犯生命权。

侵犯生命权不仅限于直接的物理伤害,还包括对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或者恶意的、可能造成生命危险的行为。例如,恶意传播致命疾病、制造或散布可能导致死亡的危险物品等,都可能构成侵犯生命权。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生命权作为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宪法的保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表明,我国法律将故意杀人明确列为侵犯生命权的行为,并规定了严厉的刑事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表明,故意伤害他人,特别是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也构成了侵犯生命权。侵犯生命权的行为在法律上会受到严重的刑事处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公民生命权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被侮辱或诽谤在法律中被视为严重侵犯个人人身权的行为,受害者有权依法寻求法律救济,包括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我会建议任何遭遇此类情况的个人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相关阅读更多>>
  • 偷拍神器伪装成日常用品在网上卖犯法吗?
    在科技以日新月异之势飞速发展的当下,先进技术如双刃剑,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违法活动,偷拍行为便是典型代表。借助隐蔽且先进的设备,肆意窥探他人生活。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人隐私,让受害者陷入心理困境,更对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造成极大破坏,引发公众不安与信任危机。...
    时间:2025.07.11
  • 民企老板被错关212天违法吗,可以要求赔偿吗?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备受关注。民企老板因司法机关错误羁押导致人身自由受限,不仅涉及程序合法性审查,更需明确责任追究与赔偿机制。...
    时间:2025.07.11
  • 学生与校外人士冲突中,正当防卫如何认定?
    2025年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南区体育场发生一起学生与校外人员冲突事件。据网友披露,一名学生在校内跑步时被校外儿童踢球砸中头部,与家长发生言语争执后倒地,遭对方脚踹、肘击,后被送医治疗。事件经微博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上海交大保卫处连夜发布声明,称已成立工作专班与公安部门协同调查,并强调“坚决保护...
    时间:2025.07.02
  • 校外人员殴打学生可能触犯哪些法律条款?
    2025年7月2日,一则“上海交大学生疑被校外人士殴打”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公开信息,6月30日晚,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一名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训练时,因被校外人员踢来的足球砸中头部,与对方家长发生言语冲突后倒地,随后遭脚踹、肘击,最终被送医治疗。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通过“平安交大”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
    时间:2025.07.02
  • 《新华字典》例句小孩是累赘是否侵犯未成年人权益?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截图称《新华字典》(第12版)对“累赘”一词的例句为“孩子小成了累赘”,引发公众对出版物内容合法性与社会伦理的广泛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该例句涉嫌歧视未成年人,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另有观点认为字典作为工具书,例句仅反映语言使用现实,不构成法律侵权。法头条...
    时间:2025.07.01
  • 使用湿厕纸致身体受损谁担责?
    个人卫生习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过度依赖特定清洁产品可能引发皮肤屏障受损或过敏反应。女子因长期使用湿厕纸导致就医事件,暴露出消费者对清洁产品成分、使用频率及自身肤质适配性的认知不足。此类案例中,部分患者因过度清洁破坏肛周黏膜屏障,诱发接触性皮炎或真菌感染,凸显科学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法头条小编整理...
    时间:2025.06.28
  • 肠镜检查不关门是否侵权?
    医疗场所的隐私保护是患者权益的核心内容,而诊疗环境的安全性直接关乎患者尊严与信任。主持人曝光某三甲医院肠镜检查不关门事件,暴露出医疗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隐私管理漏洞。此类现象不仅违反医疗伦理规范,更可能触犯患者隐私权保护相关法律。过往案例中,多家医院因诊疗环境管理失当引发患者投诉甚至诉讼,凸显法律对医疗隐...
    时间:2025.06.28
  • 低头族餐厅前摔骨折索赔6万被驳回,安全保障义务怎么认定?
    在日常生活中,因场所安全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低头族餐厅前摔骨折索赔6万被驳回”事件引发公众对安全保障义务的关注。究竟安全保障义务该如何认定?它属于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接下来,小编将从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角度,为你详细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
    时间:2025.06.26
  • 教官体罚学生犯法吗?
    在校园、军训或特殊教育场景中,教官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对教育方式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广泛讨论。体罚不仅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更可能触犯法律红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深入剖析教官体罚行为的违法性,并明确何种程度的体罚行为可构成举报依据,帮助公众理解法律边界,推动教育环境规范化。...
    时间:2025.06.23
  • 看守所关了8个月判了6个月怎么要求赔偿
    在刑事司法体系中,羁押期限与量刑结果的关系常引发公众误解。被羁押者可能因案件复杂、程序推进缓慢而长期滞留看守所,最终判决刑期却远短于羁押时间,导致关押越久即判得越重的认知偏差。超期羁押不仅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还可能引发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
    时间:2025.06.09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