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网络骚扰的法律责任应如何认定?

发布时间:2024.03.11 16:31:42
网络骚扰行为是一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网络秩序的违法行为,其法律责任认定需综合考虑行为性质、后果及影响程度等因素。本文将从回答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探讨网络骚扰行为如何进行法律责任的认定。

网络骚扰的法律责任应如何认定?

1. 行为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和第1034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不得非法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以及不得非法获取、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网络骚扰行为往往涉及对以上权利的侵犯,应首先对此进行明确的定性。

2. 侵权责任:对于构成侵权的网络骚扰行为,依据《侵权责任法》第6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骚扰行为人需要对其实施的行为负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并因此给被骚扰者造成精神损害或者其他实际损失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 刑事责任:在某些严重情况下,网络骚扰可能触犯刑法。如《刑法》第246条规定的侮辱罪、诽谤罪,以及第253条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如果网络骚扰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第1034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第253条

虚拟财产受损是否属于网络侵害人身权?

虚拟财产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智力劳动创造或通过货币购买等方式获取的,并具有实际经济价值和特定权益的一类数字化资产。虚拟财产受损通常表现为网络游戏账号被盗、网络虚拟货币丢失、网络虚拟物品被恶意毁损等。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网络侵害人身权主要指通过网络侵犯他人的人格权,包括但不限于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这些权利均直接关联于自然人的人身。

虚拟财产损失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人身权范畴,它实际上涉及的是财产权的保护问题。尽管虚拟财产并非实体物,但其承载的经济价值和用户对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不容忽视。虚拟财产受损应被视为一种网络侵害财产权的行为,而非网络侵害人身权。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一条款首次明确了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将其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于盗取、破坏他人虚拟财产的行为可以据此进行刑事追责。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将网络虚拟财产视为“财物”对待,进一步确认了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

虚拟财产受损不应被归类为网络侵害人身权,而应视为网络侵害财产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网络骚扰的法律责任认定需依据具体的事实情况和法律规定,既包括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也可能涉及到侮辱罪、诽谤罪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刑事责任。对于网络骚扰行为,司法机关将坚持依法严惩,保障公民在网络空间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维护网络安全,提高网络素养,尊重他人合法权利,避免成为网络骚扰的实施者。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发现作品被他人抄袭应怎样处理?
    当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他人抄袭时,权利人应当首先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侵权作品、原创作品及其创作时间证明等。随后,可以通过发送律师函警告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对方不予理睬或协商不成,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时间:2025.03.08
  • 2025年消防安全法规主要有哪些?
    消防安全法规体系涵盖了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的多部法律法规,旨在通过规范建筑防火设计、消防设施配备、火灾预防与扑救等方面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文件及其配套规章。...
    时间:2025.03.04
  • 2025年侵害隐私权应承担什么责任?
    根据法律,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这些规定旨在保护个人隐私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时间:2025.02.12
  • 网络人格权受侵害如何维权?
    当个人在网络环境中遭遇人格权侵害时,可以通过多种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这包括但不限于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措施。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分析网络环境下的人格权保护,并提供具体的维权方法与依据。...
    时间:2025.02.07
  • 2025年医疗信息被擅自公开怎么办?
    当个人的医疗信息被擅自公开时,这不仅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还可能对受害者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根据现行法律,个人可以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时间:2025.02.05
  • 精神损害是否可以获得赔偿?
    精神损害是可以获得赔偿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自然人因人格权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侵权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时间:2025.01.11
  • 2024年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在哪?
    损害赔偿责任主要是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具体金额根据实际损失来定。而侵权责任范围更广,包括损害赔偿、制止侵权、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认定侵权责任需要满足四个要素: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关于“2024年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在哪”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9
  • 2024年侵犯个人隐私的赔偿标准有哪?
    侵犯隐私权的赔偿额度需要认真考虑,包括侵权的性质、影响,还有受害者的精神损伤等因素。要是涉及财产损失,就按照市场价格来算;要是涉及精神损害,法院会综合考虑侵权情节、受害者的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水平,谨慎地确定赔偿金额。关于“2024年侵犯个人隐私的赔偿标准有哪”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9
  • 2024年侵犯未成年隐私权判几年?
    一般来说,如果情节轻微,可能不构成犯罪,但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例如通过披露未成年人隐私获取巨大非法利益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关于“2024年侵犯未成年隐私权判几年”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7
  • 2024年限制人身自由的标准是怎样的?
    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定标准是:倘若通过实施拘留、禁闭或其他强制性手段,借此将他人按照其个人意愿控制身体活动的自由予以剥夺或限制的行为,应被界定为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关于“2024年限制人身自由的标准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7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