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男孩被玩伴强行抱出家门后溺亡,溺亡责任追究规定及赔偿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11 11:06:17
近年来未成年人溺亡事故频发,其中因同伴行为引发的责任争议屡见不鲜。当男孩被玩伴强行带离安全区域后溺亡,或同伴目睹溺水却未施救时,法律如何界定各方责任?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男孩被玩伴强行抱出家门后溺亡,溺亡责任追究规定及赔偿标准是什么?

  一、溺亡责任追究

  1. 玩伴的侵权责任认定

  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玩伴通过强迫、欺骗等手段将男孩带离安全区域(如强行抱出家门),且该行为与溺亡结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玩伴需承担侵权责任。关键点包括:

  (1)先行行为义务:玩伴的强行带离行为构成“先行危险行为”,由此产生对男孩的安全保障义务。未履行该义务(如未阻止其进入危险水域),需承担过错责任。

  (2)主观过错判定:玩伴明知危险仍实施行为(如选择无监护人的水域),或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如未提醒风险),可认定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

  2. 监护人的监护责任

  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如未及时寻找被带离的男孩、未教育其远离危险区域),需承担相应责任。法律强调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疏忽可能导致责任比例划分。

  3. 场所管理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溺亡发生在公共场所(如水库、景区),管理者未设置警示标志、未配备救援设施或未及时巡查,需承担补充责任。其责任范围取决于未履行义务的程度与损害结果的关联性。

  二、溺亡赔偿标准

  1. 死亡赔偿金

  按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

  60周岁以下:20年赔偿;

  60-75周岁:每增1岁减1年;

  75周岁以上:5年赔偿。

  2. 丧葬费与医疗费

  丧葬费按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6个月总额;医疗费凭票据据实赔偿。

  3. 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案件情节,法院在5000元至8万元间酌定赔偿金额。

  4. 被扶养人生活费

  按城镇或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未成年人抚养至18岁,无劳动能力者抚养20年。

同伴溺亡未施救有责任吗?

  1. 一般情形下的无责任原则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同伴作为非专业救援人员,法律未强制要求其必须施救。同伴无先行行为(如未怂恿下水、未制造危险),且已尽到合理提醒义务(如劝阻下水),通常无需担责。

  2. 需承担责任的例外情形

  (1)先行行为引发的救助义务:同伴通过邀约、推搡等行为将男孩置于危险境地,则产生救助义务。未施救或未及时呼救导致损害扩大,需承担过错责任。

  (2)有能力救助而故意不作为:同伴具备救援能力(如会游泳)却见死不救,可能因违反公序良俗被追究道德责任,但法律责任需结合具体情节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相关阅读更多>>
  • 11岁男孩学习游泳时溺亡责任如何划分?
    一名11岁男孩在游泳馆学习游泳时溺亡,家属称“游完最后一圈就能结业”,而涉事场馆因未配备除颤仪、安全保障措施缺失被推上风口浪尖。这起悲剧暴露出游泳场所安全管理的漏洞,也引发公众对责任划分的激烈讨论。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分析解读。...
    时间:2025.07.31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