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提前7分钟下班车祸死亡被认定工伤,认定依据是什么?
提前7分钟下班车祸死亡被认定工伤,认定依据是什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此条款的适用需满足三重条件:
第一,事故发生于“上下班途中”。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第六条,“上下班途中”需同时满足“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双重要件。
其中,“合理时间”的判定需结合用人单位管理惯例与劳动者行为模式。劳动者长期在固定时间段内提前下班,且用人单位未提出异议或实施管理措施,则该时间段可被认定为“合理时间”。
第二,劳动者对事故无主要责任。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以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劳动者承担次要责任或无责任,则符合“非本人主要责任”要件。
第三,用人单位管理惯例的司法考量。司法实践中,法院会审查用人单位考勤制度与实际执行情况。
制度未明确禁止弹性下班,或长期默许劳动者提前离岗,则用人单位不得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否定工伤认定。
认定工伤后用人单位如何赔偿?
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需根据伤残等级与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承担法定赔偿责任。
停工留薪期工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需按月支付劳动者原工资福利待遇,支付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延长。
此期间工资标准以劳动者事故发生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准,且不得因劳动者停工而降低。
伤残津贴与一次性补助金。劳动者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用人单位需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90%至75%。
五级、六级伤残且难以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需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至60%。
五级至十级伤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通常与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挂钩。
护理费与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需护理的,由用人单位负责;评定伤残后需护理的,按生活完全、大部分、部分不能自理三档,分别以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按月支付。配置辅助器具的费用,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由用人单位承担。
禁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以非法定事由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辞退,需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