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五险一金计算器最新
2025年五险一金计算器最新
一、缴费基数与比例的确定
1. 基数范围:2025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5013元/月,上限为25065元/月;住房公积金基数下限参照最低工资标准,上限为当地非私营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2. 比例分配:
养老保险:单位16%、个人8%;
医疗保险:单位9.5%(含生育保险0.5%)、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0.5%、个人0.3%-0.5%;
工伤保险:按行业风险等级分八类,费率0.2%-1.4%;
住房公积金:单位与个人缴存比例一致,范围5%-12%。
二、动态调整机制
1. 年度重算:住房公积金基数于每年7月调整,社保基数随地方平均工资数据更新;
2. 费率浮动:工伤保险实行浮动费率,根据单位工伤发生率调整;医疗保险单位费率存在0.5%的年际调整空间;
3. 政策例外:部分地区对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缴费优惠。
五险一金指的是什么
五险一金分别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的作用为: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为了老有所养,劳动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可以领取退休金。
2、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职工生病作为医疗报销用的。
3、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职工失业后,领取生活费的。
4、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职工生育作为生育报销和有关待遇的。
5、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职工发生工伤,支付医疗费用或者赔偿有关工伤待遇的。
6、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住房改革,企业和劳动者各缴纳一定的住房基金,符合提取条件可以提取,也可以再购买商品房时享受更低的住房贷款利息,减轻劳动者经济负担。
-
随着社保政策全面调整,五险一金缴费基数、比例及待遇标准均发生结构性变化。下面小编从法律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五险一金的构成内容及缴费规则,帮助劳动者和企业明确权利义务边界,规避因政策认知偏差引发的劳动纠纷。...时间:2025.08.15
-
五险一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基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法律制度完善,五险一金的覆盖范围、缴费基数及比例持续优化。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五险一金的构成及缴费标准,帮助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明确权利义务,避免法律风险。...时间:2025.08.15
-
五险一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劳动者权益的安全网,也是用人单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随着各地社保政策的密集调整,缴费基数的上下限、险种覆盖范围及法律责任均发生显著变化。...时间:2025.08.13
-
五险一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制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养老、医疗、住房等基本权益。随着社保政策的调整,缴费基数、缴纳时限等规则发生重要变化。下面小编系统梳理五险一金的构成、缴纳时间节点及费用计算标准,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合规指引。...时间:2025.08.13
-
在现代职场中,五险一金已成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核心制度,为劳动者构建起全方位的社会保障网络。许多劳动者对五险一金的具体内容及离职后的权益处理存在认知模糊。下面小编详细解析五险一金的构成,并明确离职后权益的延续性,帮助劳动者厘清权利边界。...时间:2025.08.12
-
2025年的政策体系对个体户参保提出了更精细的要求:有雇工的个体户必须履行“五险”强制义务,无雇工的老板可自主选择养老与医疗保障,住房公积金则遵循自愿原则。通过规范登记、申报与缴费流程,个体户不仅能规避法律风险,还能通过社保费用税前扣除降低经营成本。...时间:2025.08.11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必须给职工缴足“五险一金”,这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五险一金为员工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和资金积累,确保了员工在退休、生病、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的权益和福利。关于“外卖员是否应当享有五险一金?”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时间:2025.07.04
-
五险一金指的是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五险,部分地区强制缴纳一金。工资4000元时,五险一金个人扣除部分通常在580元至920元之间,具体金额因地区和公积金比例不同而有所差异。...时间:2025.06.09
-
五险一金中的部分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以自己缴纳,但其他保险和住房公积金需要用人单位的参与。在缴纳过程中,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关于“2025年五险一金可以自己交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5.29
-
五险一金的缴纳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亦是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的基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协议变更或放弃该义务的行为,均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主动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则需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避免因违法操作引发法律风险与经济赔偿。...时间:2025.05.2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