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肉末蒸蛋没有肉末男子索赔500元合法吗?
肉末蒸蛋没有肉末男子索赔500元合法吗?
案件中,王某的索赔诉求具有充分法律依据,法院最终支持其部分主张,判决商家赔偿300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肉末蒸蛋”这一名称在中文语境下具有明确指向性——消费者基于日常经验,普遍认为该菜品应包含肉末与蒸蛋的组合。商家以“菜名未必含肉末”抗辩,实质是利用文字游戏规避责任,违背了《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二条关于“要约应当内容具体确定”的规定。
餐饮店将“肉末蒸蛋”列入菜单并标价销售,即构成对消费者的要约,消费者点餐并支付价款后,双方形成餐饮服务合同关系,商家有义务提供符合名称描述的菜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本案中,商家不仅未提供肉末,还在消费者质疑时以“加调料提味”敷衍,甚至在市场监管部门调解阶段仍拒绝承认问题,主观上存在故意隐瞒、误导消费者的恶意。
法院虽未认定商家构成“欺诈”,但指出其“名不副实”行为已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且价格高低不能成为违背诚信的理由。最终,商家因未履行合同义务,被判承担违约责任,赔偿300元。
消费者协会投诉实体店有用吗?
消费者协会作为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组织,其投诉处理机制在实体店消费纠纷中具有独特优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消协的核心职责包括“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
在该案中,若当事人未直接起诉,而是先向消协投诉,消协可依据《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工作导则》启动调解程序:联系商家核实情况,组织双方当面协商;若商家拒绝配合,消协可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出具《投诉调解意见书》;若调解仍无果,消协可支持消费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甚至通过媒体曝光、行业通报等方式形成舆论压力。
消协调解的效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消费者能否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商家存在过错,二是诉求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消费者向消协投诉时,提供了购物小票、商品照片及与商家的沟通记录,消协据此认定商家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最终促成商家全额退款。
反之,若消费者无法提供证据如未保留小票,或诉求超出法律范围如要求“假一赔十”但无合同依据,消协的调解难度将大幅增加。
消协调解虽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能为后续诉讼提供重要支持。消协的调查记录、调解意见可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参考;消协支持起诉的案件,法院通常会优先立案、快速审理。
消费者在遇到实体店纠纷时,应优先向消协投诉,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调解解决争议;若调解失败,再通过诉讼主张权利,形成“调解-诉讼”的递进式维权路径。
-
根据法律规定,若商家欺诈消费者,需赔偿消费者实际损失,并增加三倍价款或费用的赔偿。如果商家明知商品或服务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仍强行销售,导致消费者生命或健康受损,受害者有权要求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关于“2024年侵犯消费者权益如何赔偿”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7
-
2024年景区售卖天价海鲜等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财产安全权等合法权益。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强制交易等违法行为;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仔细核对价格、质量等信息,避免落入消费陷阱。此外,景区商家也应自觉遵守法...时间:2024.09.16
-
2024年“雪糕刺客”现象确实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应当积极维护自身权益,通过合理途径进行投诉举报。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消费侵害”的相关问题。...时间:2024.09.10
-
在预付费服务模式中,消费者往往需提前支付费用以换取未来的服务或商品。这种消费方式虽然便捷,但也存在商家违约、服务质量不达标、商家倒闭等风险,从而威胁到消费者权益。为有效保障消费者权益,需从法律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与合同规范,确保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及求偿权得到有效保护。...时间:2024.05.08
-
在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确定赔偿金额是一个涉及法律规定、实际损失、可预见损害及惩罚性赔偿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本回答将详细阐述消费者权益受损后的赔偿金额确定原则、方法以及相关回答,为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专业法律指导。...时间:2024.05.08
-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其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寻求赔偿。赔偿方式通常包括退货、换货、修理、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具体赔偿方式及金额应根据损害事实、合同约定、法律规定等因素确定。本文将对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赔偿问题进行回答,并引用相关回答,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维权路径。...时间:2024.04.23
-
在法律框架下,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举证责任通常由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承担,但具体分配取决于具体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如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经营者可能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时间:2024.04.01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它适用于所有在境内进行的商品交易和服务提供活动,无论线上线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只要其交易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消费者,都需遵守此法。...时间:2024.03.28
-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时,确定责任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这通常涉及到对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商家的承诺、合同条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解读。...时间:2024.03.27
-
在低价倾销中,消费者的权益可能会受到侵害,如产品质量下降、售后服务缺失等。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和保护措施。...时间:2024.03.27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