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如果拆迁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补偿标准明显低于法定标准,或者协议中包含了违法的内容,那么该协议可以被确认为无效。
2、主体不适格:
拆迁协议的签订双方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一方或双方不具备签订协议的资格,比如未取得合法授权、不具备法人资格等,那么协议可能无效。
3、存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
如果在签订拆迁协议时,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等手段迫使对方签订不公平、不合理的协议,那么受害方有权请求确认该协议无效。
4、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拆迁协议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协议内容导致这些利益受损,那么该协议可能被视为无效。
5、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
如果在签订拆迁协议时存在重大误解,或者协议内容对一方明显不公平(如补偿标准极不合理),受影响的一方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协议无效或撤销协议。
拆迁协议谁签字?
拆迁协议通常由拆迁方与被拆迁方或其合法代表签字。
具体来说,拆迁方一般指的是负责实施拆迁工作的政府部门、开发商或其他相关实体。
被拆迁方则是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合法使用人。
在签订拆迁协议时,被拆迁方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单位或组织。
如果被拆迁方是个人,那么通常由该房屋的所有权人亲自签字。
如果被拆迁方无法亲自签字(如因疾病、外出等原因),可以委托他人代为签字,但需要提供合法的委托书和身份证明。
如果被拆迁方是单位或组织,那么通常由该单位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以确认协议的效力。
以上是关于“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法头条,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