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商标相似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商标相似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如果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他人已注册商标相似的标识,或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并且这种使用可能导致消费者混淆的行为,都被视为侵犯了他人的商标专用权。此外,即使是在非同类但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商品上使用相似的商标,只要能够证明这样的做法足以让公众对商品来源产生误解,那么也可以被认定为侵权行为。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版权遭到侵犯后可以索赔吗?
版权持有人在遭遇侵权时依法享有索赔的权利。根据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版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未经许可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等。如果发生此类侵权行为,权利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公开道歉,并且赔偿因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第五十条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遇到网络侵权企业应如何维权?
当企业遭遇网络侵权时,首先需要明确侵权行为的具体类型,例如侵犯名誉权、肖像权或著作权等,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这些证据可以包括网页截图、聊天记录以及视频音频文件等。接下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常见的方法有:
1.向侵权方发送律师函或警告信,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2.向涉及的互联网平台提交投诉,请求该平台对侵权内容采取删除、屏蔽或其他必要措施。
3.向相关政府部门举报,如国家版权局或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请求官方介入调查处理。
4.通过法律手段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司法程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场景和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建议在整个过程中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支持与指导,确保行动合法有效。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对于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行为,权利人可以请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法律法规为企业在网络环境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以达到最佳维权效果。当商标之间存在足够的相似度以至于可能导致消费者混淆时,即使不是完全相同,也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在商业活动中应谨慎处理与他人已注册商标之间的关系,避免无意中触犯法律。
〖温馨提示〗想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当您需要委托专业律师时,欢迎访问法头条平台,我们将为您找到经验丰富、擅长处理类似案件的本地律师,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
近日,上海一女子连续一周被邻居冒用地址点外卖,起初以为是配送错误未予理会。但连续多日依旧如此,甚至被对方当面拦截。之后该女子上门理论,却被对方回应称“可能不小心点错了地址”。对于此次事件,很多网友认为对方这种行为可能让他人当“背锅侠”,还会影响他人的生活安宁。那么我们该怎么维权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时间:2025.07.09
-
在居间服务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为了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服务流程、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往往会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文件,其中居间承诺书和居间协议最为常见。由于法律知识的专业性与复杂性,许多人对这两份文件的性质、效力及相互关系存在诸多疑问和困惑。...时间:2025.07.04
-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热播剧被切条传播的现象日益普遍。这种行为看似方便观众快速获取精彩片段,实则严重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侵犯著作权罪不仅损害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还破坏市场秩序,阻碍文化创新。为打击此类犯罪,法律明确了立案标准,涵盖违法所得、非法经营、复制品数量等多个维度。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析相关...时间:2025.06.06
-
银行未经授权泄露个人隐私是违法的,触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侵权情节较轻时,相关部门会责令改正、警告,情节严重的,银行会被责令暂停业务等,并处高额罚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解答,一起来了解下吧。...时间:2025.06.05
-
在侵权责任法领域,无过错侵权责任与过错推定侵权责任是两种重要的责任形态,它们在责任构成要件、归责原则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准确区分二者,明确侵权责任的承担、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同时,明确无过错侵权责任的赔偿主体,也是解决侵权纠纷、实现损害填补的关键环节。...时间:2025.05.24
-
APP违法收集个人信息,指的是移动应用程序(APP)在未经用户明确同意或违反最小必要原则的情况下,擅自收集、使用、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APP收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时间:2025.05.15
-
面对照片商用侵权,创作者需以法律为武器,通过证据固定、协商谈判与司法诉讼维护权益。赔偿金额的确定需结合侵权情节、市场价值与损失程度综合判断。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未经许可将他人照片用于商业用途构成侵权,侵权方需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下面小编将结合司法实践与典型案例,解析侵权赔偿的认定标...时间:2025.05.15
-
景区消费纠纷兼具合同履行与安全保障双重属性,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侵权责任法的交叉适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规范体系出发,解析意外伤害索赔路径与门票定价合规性审查标准,为消费者理性维权提供专业指引。...时间:2025.05.03
-
同人作品虽然享有著作权保护,但权利行使受到原作版权的制约。创作者在创作同人作品时,应尽量融入独创性元素,减少对原作内容的直接引用,并在必要时获得原作者的授权。这样既能保护自己的创作成果,又能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时间:2025.04.24
-
直播间装饰使用图片侵权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权利人应提高版权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直播平台也应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确保直播间的装饰内容合法合规。对于侵权行为,权利人可以通过向直播平台投诉、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以及寻求司法救济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时间:2025.04.1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