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工伤认定与鉴定区别何在?
工伤认定与鉴定区别何在?
工伤认定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是否构成工伤”,它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一旦被确认为工伤,受伤者即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相比之下,工伤鉴定是在工伤已被认定之后进行的步骤,其目的是为了评估工伤造成的确切伤害程度(比如伤残等级),从而进一步明确赔偿标准等相关事宜。可以说,工伤鉴定更加侧重于技术层面的评估。尽管这两个过程紧密相关,但在功能定位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鉴定标准依据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是评估工伤及职业病导致的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的主要依据。该标准详细界定了因身体不同部位受伤或患病后所造成的损害程度,对于判断劳动者在遭受工伤或患上职业病之后的身体状况以及能否继续从事原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工伤保险条例》还对工伤认定流程、劳动能力鉴定程序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保护工伤员工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持。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确诊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工伤鉴定结果不服怎么办?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如果职工或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工伤鉴定的初次结论持有异议,认为鉴定结果不准确或存在争议,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再次鉴定结论为最终决定,除非后续通过司法途径来进一步解决争议。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对于初次鉴定结论不满的情况,并未直接指出具体的重新申请期限,但实践中通常遵循尽快原则,在得知鉴定结果后的合理时间内提出。而针对特定情形下(如伤情变化)申请复查,则明确规定了至少需要等待一年的时间间隔。对于非因伤情变化原因提出的异议处理方式,主要参考上述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来寻求救济途径。
虽然工伤认定与鉴定都是处理工伤案件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各自侧重点不同。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学习法律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解答,请点击咨询按钮,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
2025年劳动法规对解聘赔偿的界定更趋细化,员工权益保护与用人单位合规管理成为焦点。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解聘补偿”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3
-
工伤赔偿是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依法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重要法律保障。实践中因材料不全或超期申请导致权益受损的案例屡见不鲜。下面小编系统梳理工伤赔偿申请的核心材料清单,明确工伤认定的法定时效,为劳动者提供可操作的维权指引。...时间:2025.09.03
-
劳动者在加班后未获加班费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劳动者权益,也违反劳动法规。用人单位安排加班需支付法定报酬,若未履行义务,劳动者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加班费用”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31
-
工伤认定书是职工因工受伤后,经相关部门认定出具的法律文书,它证明了职工的受伤性质与工作相关。收到工伤认定书后,职工应如何操作?工伤认定赔偿又由谁来支付?...时间:2025.08.25
-
随着城市通勤方式的多元化和交通环境的复杂化,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遭遇意外伤害的案例屡见不鲜。上下班途中摔伤是否算工伤成为争议焦点。下面小编系统梳理上下班途中意外摔伤的工伤认定逻辑,并提炼出核心认定条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明确指引。...时间:2025.08.23
-
近日,山西省某电子公司员工提前7分钟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死亡,最终被认定为工伤的案例引发社会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工伤认定的核心依据及用人单位的赔偿义务。...时间:2025.08.20
-
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老年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对于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仍在职的男性劳动者,被公司辞退后的补偿标准以及辞退赔偿金的支付时限,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时间:2025.08.18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男性劳动者,被公司辞退后的补偿标准以及能否领取失业险,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时间:2025.08.18
-
在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直接关系到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其伤残赔偿标准的调整与实施备受关注。下面小编将围绕河南伤残赔偿标准是多少及河南伤残赔偿标准是否分城镇和农村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8.15
-
伤残赔偿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其标准与地域适用规则直接影响赔偿金额的合理性。随着湖北省及武汉市相关政策的更新,伤残赔偿标准呈现动态调整趋势,而地域适用规则则涉及省级与市级标准的衔接问题。...时间: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