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进行工伤认定?
2024年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进行工伤认定?
一、收集劳动关系证据
工资转账记录、工作证件、考勤记录、同事证言、其他证据:如工装、个税完税证明、社会保险缴纳记录等。
二、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如果用人单位否认与员工存在劳动关系,员工可以先向当地的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是合法的。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员工需要提交上述收集到的劳动关系证据,并接受劳动仲裁部门的调查。
三、申请工伤认定
在确认劳动关系后,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身份证明后员工可以向当地的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申请表应详细填写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2、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工作证、工作服、工资条、考勤记录、进出公司的门卡、饭卡等。
3、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以上就是法头条法务收集的关于“2024年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进行工伤认定”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时会运用此类知识。所以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以便能够解决生活中发生的此类问题。但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到法头条网上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由他们带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
工伤认定与调岗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主要体现在劳动者因工受伤后,根据其伤情恢复情况及工作能力的变化,用人单位需按照法律规定调整工作岗位或安排适当的工作任务。这一过程既涉及到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也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健康的关怀以及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原则。...时间:2025.04.28
-
企业未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将面临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补缴社会保险费、支付滞纳金以及赔偿因未缴纳工伤保险给员工造成的损失。此外,如果发生工伤事故,企业还需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直接向受伤员工支付相关费用。...时间:2025.03.28
-
对于上下班途中受伤是否算作工伤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而言,在合理时间和路线上因工作原因或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而受到伤害的情况可以被认定为工伤。...时间:2025.03.20
-
工伤鉴定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后,为确定其伤情是否属于工伤以及伤残等级而进行的一项法定程序。该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受理、鉴定及结论通知等步骤。...时间:2025.02.22
-
工伤期间的工资待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员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地方性规定及实际案例来确定。...时间:2025.02.21
-
当劳动者对工伤鉴定结果不满意时,可以通过申请再次鉴定或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提供具体的解决途径。...时间:2025.02.20
-
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加班费的计算标准主要依据加班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为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加班费;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的,则需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加班费。...时间:2025.02.12
-
-
工伤保险缴纳基数的确定是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得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对于新入职员工或没有上一年度工资数据的情况,则依据其首月工资或其他合理方式确定。...时间:2025.01.27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女性员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享有特殊保护。若在此期间被非法辞退,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支付赔偿金以及未支付的工资等。对于孕期工资的计算及辞退后的权益保障,本文将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说明。...时间: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