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哪些行为属于侵害人身权?
2024年哪些行为属于侵害人身权?
2024年,侵害人身权的行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一、直接的身体伤害
殴打与故意伤害:以暴力手段直接对他人身体进行攻击,导致他人受伤或健康状况恶化。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身体权,还可能触犯刑法,构成故意伤害罪。
非法拘禁:以拘押、禁闭或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同样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精神与名誉侵害
恐吓与威胁:通过言语或行为对他人进行恐吓、威胁,导致其精神受到严重损害或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这种行为虽然不直接伤害身体,但对他人的精神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侮辱与诽谤:以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损害其名誉。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可能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给其带来精神痛苦。
三、隐私与个人信息侵害
偷窥、偷拍、窃听:未经他人许可,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或个人信息。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可能导致其个人生活受到干扰或名誉受损。
散布隐私信息:擅自公开或散布他人的隐私信息,如住址、电话号码、私人照片等。这种行为同样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可能给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四、其他形式的侵害
非法搜查:无权搜查的机关或个人擅自搜查公民身体,或有权搜查的机关或个人违反法定程序对公民身体进行搜查。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身体权和隐私权。
强迫劳动与性侵:强迫他人进行劳动或性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和性自主权。这些行为不仅违法,而且违背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
法律依据: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侵害人身权和人身侵害是同一件事吗?
侵害人身权和人身侵害在本质上表达的是相近的概念,但侧重点和语境上略有不同。
侵害人身权主要侧重于从法律权利的角度来描述,指的是行为人对他人的生命、健康、身体等人格权利进行侵犯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包括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诽谤、侵犯隐私等多种形式,都是对他人人身权利的侵犯。
而人身侵害则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侵害人身权的行为,还可能涵盖其他对人身造成的威胁或损害的行为。比如,人身侵害可以指代任何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残疾、死亡及精神损害等严重后果的行为,包括交通事故、蓄意伤害、性侵害等。
因此,可以说侵害人身权是人身侵害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人身侵害则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所有可能对人身造成损害的行为。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往往可以互换使用,但在特定语境下,选择更为准确的概念表达有助于更清晰地传达信息。
法律依据: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以上则是关于“侵害人身权”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近日,男子口袋中的某品牌充电宝突然起火,导致其左腿Ⅲ度烧伤,需进行植皮手术,治疗费用预估3万至4万元。该事件经社交媒体发酵后引发公众对充电宝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尽管涉事充电宝不在某品牌此前召回批次内,但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品牌方责任认定成为焦点。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品牌方需承担的责任类型及产品质量...时间:2025.07.25
-
近期台湾师范大学女足教练周台英因逼学生抽血换学分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暴露出教育领域中个别主体以学分胁迫学生接受非自愿医疗行为的乱象,将公民人身权利保护问题推向舆论焦点。从法律视角审视,此类行为不仅涉及教育伦理,更可能触犯司法体系中关于人身权利保护的核心条款。...时间:2025.07.21
-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部分人却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与开放性,肆意造谣传谣,污蔑他人名誉,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也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网络环境。造谣传谣行为不仅违背道德准则,更触犯了法律红线...时间:2025.07.17
-
在科技以日新月异之势飞速发展的当下,先进技术如双刃剑,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违法活动,偷拍行为便是典型代表。借助隐蔽且先进的设备,肆意窥探他人生活。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他人隐私,让受害者陷入心理困境,更对社会秩序和公序良俗造成极大破坏,引发公众不安与信任危机。...时间:2025.07.11
-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备受关注。民企老板因司法机关错误羁押导致人身自由受限,不仅涉及程序合法性审查,更需明确责任追究与赔偿机制。...时间:2025.07.11
-
2025年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南区体育场发生一起学生与校外人员冲突事件。据网友披露,一名学生在校内跑步时被校外儿童踢球砸中头部,与家长发生言语争执后倒地,遭对方脚踹、肘击,后被送医治疗。事件经微博传播引发广泛关注,上海交大保卫处连夜发布声明,称已成立工作专班与公安部门协同调查,并强调“坚决保护...时间:2025.07.02
-
2025年7月2日,一则“上海交大学生疑被校外人士殴打”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公开信息,6月30日晚,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一名学生在校内体育场训练时,因被校外人员踢来的足球砸中头部,与对方家长发生言语冲突后倒地,随后遭脚踹、肘击,最终被送医治疗。7月2日凌晨,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通过“平安交大”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时间:2025.07.02
-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截图称《新华字典》(第12版)对“累赘”一词的例句为“孩子小成了累赘”,引发公众对出版物内容合法性与社会伦理的广泛争议。部分网友认为该例句涉嫌歧视未成年人,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原则;另有观点认为字典作为工具书,例句仅反映语言使用现实,不构成法律侵权。法头条...时间:2025.07.01
-
个人卫生习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身体健康,过度依赖特定清洁产品可能引发皮肤屏障受损或过敏反应。女子因长期使用湿厕纸导致就医事件,暴露出消费者对清洁产品成分、使用频率及自身肤质适配性的认知不足。此类案例中,部分患者因过度清洁破坏肛周黏膜屏障,诱发接触性皮炎或真菌感染,凸显科学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法头条小编整理...时间:2025.06.28
-
医疗场所的隐私保护是患者权益的核心内容,而诊疗环境的安全性直接关乎患者尊严与信任。主持人曝光某三甲医院肠镜检查不关门事件,暴露出医疗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隐私管理漏洞。此类现象不仅违反医疗伦理规范,更可能触犯患者隐私权保护相关法律。过往案例中,多家医院因诊疗环境管理失当引发患者投诉甚至诉讼,凸显法律对医疗隐...时间:2025.06.2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