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警察因公殉职属于工伤范围吗?

发布时间:2024.09.10 10:18:36
2024年警察因公殉职通常属于工伤范围,但具体的认定标准和程序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确定。同时,警察因公殉职后还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抚待遇。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工伤侵害”的相关问题。

2024年警察因公殉职属于工伤范围吗?

  2024年警察因公殉职通常属于工伤范围,但具体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警察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因公牺牲,同样可以参照这些规定进行认定。

  同时,警察因公殉职的认定还需要考虑其具体的牺牲情形。一般来说,警察在执行任务中,如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等过程中牺牲的,都可以被认定为因公殉职。此外,警察在抢险救灾、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等过程中牺牲的,也可能被认定为因公殉职。

  虽然,因公殉职与工伤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因公殉职更多地强调的是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牺牲的生命,而工伤则更侧重于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但在实践中,警察因公殉职往往会被认定为工伤,并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哪些行为可以破例为工伤侵害?

  在工伤认定的范畴内,并没有所谓的“破例”为工伤侵害的行为,因为工伤的认定是依据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的。然而,有一些特殊情形或边缘情况,在符合特定条件下,可能会被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视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特殊情形:

  一、视同工伤的情形

  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里强调的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并且病情严重到足以导致死亡或经抢救无效死亡。

  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受伤: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视同工伤。这种情形不要求必须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但必须是在维护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受到伤害。

  旧伤复发: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视同工伤。

  二、特殊情形的工伤认定

  虽然《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了工伤认定的基本情形,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形或边缘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工伤认定。例如:

  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虽然《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需非本人主要责任才能认定为工伤,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职工为紧急避让行人或车辆而导致自己受伤,即使承担一定责任,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因工作原因导致的间接伤害:有时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并未直接受到伤害,但由于工作原因导致身体出现间接伤害(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导致的职业病),这种情况下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履行工作职责遭受的意外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即使这种暴力伤害并非直接由工作对象造成,但只要与履行工作职责有因果关系,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以上则是关于“工伤侵害”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2024年六级伤残赔偿多少钱?
    六级伤残的赔偿金额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伤者的工资水平、所在地区的赔偿标准以及具体的赔偿项目等。因此,在进行赔偿时,应确保遵循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并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支付。关于“2024年六级伤残赔偿多少钱”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1.02
  • 2024年个人怎么做伤残鉴定?
    个人进行伤残鉴定需要明确鉴定目的和性质、准备相关材料、选择正规机构、提出申请并接受鉴定、了解费用承担以及获取并处理鉴定结果。在整个过程中,应确保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并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关于“2024年个人怎么做伤残鉴定”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1.02
  • 2024年7级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七级伤残的赔偿通常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还有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是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关于“2024年7级伤残赔偿标准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9
  • 2024年伤残鉴定10级如何赔付?
    十级伤残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具体赔偿金额需要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程度以及当地的收入标准来计算。通常情况下,赔偿期限为二十年。关于“2024年伤残鉴定10级如何赔付”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9
  • 2024年什么情况下才能领取抚恤金?
    抚恤金的领取条件因死者身份、死因以及亲属的依赖关系等因素而异。在申请抚恤金时,需要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程序,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下面是关于“2024年什么情况下才能领取抚恤金”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7
  • 2024年十级伤残的判定标准是怎样的?
    日常活动能力需受到部分程度限制,诸如在进行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等基本活动时将出现难以完全自主完成或有所下降此类情况;其次便是社交行为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除此之外,一些器官的局部缺失、形态结构上出现异常且没有明显的生理机能上的障碍,也无须长期依赖药物维持健康状态。关于“2024年十级伤残的判定标准...
    时间:2024.10.17
  • 2024年工伤侵害都有哪些情况?
    2024年工伤侵害的认定标准更加明确和细化,强调了“工作原因”的核心地位,并对一些特殊情形进行了详细规定。劳动者和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确保在发生工伤事故时能够依法进行认定和赔偿。同时,劳动者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工伤事故。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工伤侵害...
    时间:2024.09.16
  • 2024年下班骑车回家因为树木突然倒下导致的车祸属于工伤吗?
    2024年下班骑车回家因为树木突然倒下导致的车祸是否属于工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事故符合工伤认定的基本要求,且骑车人不需要承担主要责任,那么可以考虑申请工伤认定。同时,骑车人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责任方追究民事赔偿责任。但请注意,具体的工伤认定结果还需要由相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裁定。...
    时间:2024.09.10
  • 选择一次性赔偿后能否再申请追加赔偿?
    在法律实践中,是否能在选择一次性赔偿后再次申请追加赔偿,主要取决于原赔偿协议的内容、赔偿事项的性质以及新出现的情况等因素。一般而言,若双方已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一次性赔偿协议,并明确约定为最终解决,除非发现有欺诈、胁迫等情形,或后续出现新的损失,否则难以追加赔偿。...
    时间:2024.05.22
  • 2024年工伤赔偿中,一次性赔偿与分期支付如何折算对比?
    在工伤赔偿实践中,受害者或其家属面临选择一次性赔偿或分期支付两种赔偿方式。一次性赔偿是指将全部赔偿金额一次性支付给受害者或其遗属;而分期支付则是将赔偿金额分次、定期支付。两种方式各有优劣,主要取决于受害者的实际需要、赔偿金额的大小、以及对资金管理和未来风险的考量。折算对比时,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受害者...
    时间:2024.05.2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