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合同诈骗罪中合同效力的认定证据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4.07.27 17:57:33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效力的认定证据主要包括合同文本、被害方财物损失情况、嫌疑人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以及其他相关证据。这些证据需要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充分考虑受害者的利益,并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合理的认定和处理。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合同效力”的相关问题。

2024年合同诈骗罪中合同效力的认定证据有什么?

  在2024年,合同诈骗罪中合同效力的认定证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同文本及履行情况

  书面合同:合同诈骗罪原则上是指书面合同诈骗,因此需要提供书面的合同文本作为直接证据。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标的物、履行方式、履行期限等关键条款。

  口头合同:如果涉及口头合同,必须确保该口头合同符合合同构成要件,即包含要约和承诺,并有具体标的、数量、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时间等具体内容。此外,还需要有一方实际履约的证据,如收货单、付款凭证等,以证明合同的存在和履行情况。

  二、被害方财物损失情况

  货物损失:如果被害方的财产损失为货物,需要提供已经发货的凭证,如财务账册、出货单、提单等,以证明货物的实际交付和损失情况。

  钱款损失:如果被害方的财产损失为钱款,需要提供已经付款的凭证,如对方的收据、银行转账凭证、有价票证存根等,以证明资金的流向和损失金额。

  三、嫌疑人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

  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如使用伪造、变造或无效的印章、单据、介绍信等证明文件签订合同。

  虚构不存在的标的:如提供虚假的货物信息或服务项目。

  一物多卖:在同一时间段内就同一合同标的与他人签订多份合同而都没有履行。

  逃匿行为: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

  挥霍或违法犯罪活动:收受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财物后进行挥霍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

  部分履行诱骗: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四、其他相关证据

  报案材料:包括书面报案材料,单位报案应加盖公章,受害人、经手人等当事人如实陈述案发经过情况的书面材料。

  身份证明:受害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涉嫌诈骗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交易凭证:担保、抵押、支付等使用的票据、收付单据、承诺保证书或其他证据。

  物品证据:所损失物品的特征、照片(可提供同类物品的照片),可能的请提供实物样品。

  会计资料:受害单位资金、物品进出的会计资料、凭证原件和复印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完全无效吗?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并不完全无效,其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意味着,在合同诈骗罪中,如果受欺诈方选择行使撤销权,那么该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即被视为无效。

  然而,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即虽然合同涉及诈骗行为,但如果受欺诈方并未行使撤销权,且合同本身在内容上并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未违背公序良俗,那么从法律层面来看,该合同仍然可能被视为有效。此时,受欺诈方可以基于合同有效来主张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效力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涉及到刑法和民法的交叉领域。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此类合同的效力认定往往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证据以及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以上则是关于“合同效力”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同居18年男友三次赠与房产但去世前又撤销合法吗?
    近日,一则同居18年男友三次赠与房产后去世前撤销的案件引发社会热议。男方生前三次书面承诺将房产赠与女友,却在临终前通过视频撤销赠与,法院最终判决撤销行为合法,房产归其母亲继承。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
    时间:2025.08.08
  • 14岁女生解约MCN被索赔,如何维权?
    未成年人参与直播行业引发的法律纠纷频发。某MCN机构与14岁女生小云的合同纠纷案中,机构以违约为由索赔1.7万元,而小云仅获1.3万元工资。此类事件暴露出未成年人签约乱象: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设置霸王条款,未成年人因认知局限陷入法律困境。...
    时间:2025.07.29
  •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违反法律法规、主体不适格、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及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受影响的一方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关于“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
    时间:2025.07.10
  • 女子中百万大奖摊主称未付款夺票,彩票归属权算谁的?
    近年来彩票中奖纠纷频发,其中未付款彩票中奖后归属权争议尤为典型。当购买者选号后未支付票款,而彩票实际出票并中得大奖时,奖金应归购买者、摊主还是国家所有?双方协商无果时,法律如何界定权利归属?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此类纠纷的核心争议点,明确权利边界,为公众提供风险防范指引。...
    时间:2025.07.07
  • 夫妻一方出轨了净身出户的协议能生效吗?
    净身出户协议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严格遵守协议约定。若因协议产生纠纷,应通过合法途径进行解决。关于“夫妻一方出轨了净身出户的协议能生效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04
  • 定金和订金有啥区别哪个可以退?
    在民事交易中,定金与订金的表述常被混用,但二者法律性质截然不同,直接关系到合同履行障碍时能否主张退款。双方仅口头约定却未明确款项性质,一旦发生纠纷,法律适用与责任划分亦成难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义、退款规则及争议处理三个维度,系统解析二者的区别,并针对口头约定不明的情形提供解决路径,帮助读者规避交易风...
    时间:2025.07.02
  • 合同中止与合同终止有哪些区别?
    合同中止与合同终止有啥区别?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而合同中止是指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暂处于停止状态。在合同中止履行期间,权利、义务关系依然存在,在抗辩权消灭后,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原来的效力。...
    时间:2025.06.20
  •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怎样划分的?
    民事行为能力是自然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独立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基础。其年龄划分直接关乎权利行使的合法性,而精神病患者的民事行为能力认定则需结合其精神状态综合判断。下面小编将系统解析我国法律对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划分标准,并探讨精神病患者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界定,以期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
    时间:2025.05.31
  • 特大暴雨算不可抗力吗?
    在法律领域,不可抗力条款对明确合同双方责任、保障交易安全至关重要。特大暴雨作为常见自然现象,其是否构成不可抗力直接影响合同履行及责任认定。下面小编将深入探讨特大暴雨在法律上的性质,并系统梳理不可抗力的法定范畴,为公众理解法律规则、防范法律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时间:2025.05.28
  • 三包服务是哪三包法律规定
    在消费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直是法律关注的重点。为了确保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能够获得应有的售后服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三包服务制度。这一制度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促使商家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时间:2025.05.2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