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定金和订金有啥区别哪个可以退?
定金和订金有啥区别哪个可以退?
一、法律性质不同
1. 定金:具有担保属性,属于法定担保方式。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时成立,数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其目的在于约束双方履行合同义务,若一方违约,需承担定金罚则。
2. 订金:仅为预付款或诚意金,不具备担保功能,属于合同履行的一部分。法律未对其交付比例、效力等作出强制性规定,主要依赖双方约定。
二、退款规则差异
1. 定金:支付方违约(如反悔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方违约(如无法交付标的),需双倍返还定金。
2. 订金:无论合同是否履行,原则上均应退还。因一方过错导致合同未成立,过错方需赔偿对方损失,但订金本身不受双倍返还规则限制。
三、法律后果
定金罚则具有强制性,司法实践中直接适用;订金则需根据合同约定或公平原则处理,若约定不明,法院可能酌情判决返还或抵扣损失。
定金和订金口头约定不明怎么处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主张权利的一方需对口头约定内容承担举证责任。无法提供录音、证人证言等证据,可能面临败诉风险。
款项已实际交付,但未明确性质,法院可能结合交易习惯、行业惯例及双方履约行为综合判断。例如,一方已部分履行合同,可能推定款项为“定金”;仅处于协商阶段,则更可能认定为“订金”。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行为人未以书面形式明确约定,但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且对方接受的,合同仍成立,但款项性质需另行认定。
在口头约定不明时,法院倾向于保护相对弱势方的利益,避免因术语混淆导致显失公平。双方均无过错,可能判决全额返还;一方存在过错,则按过错比例分担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
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