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非法行医罪的严重性如何判定?
2024年非法行医罪的严重性如何判定?
2024年非法行医罪的严重性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对非法行医罪严重性判定的详细分析:
一、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对非法行医的“情节严重”和“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情形进行了具体规定。
二、非法行医罪严重性的判定标准
1. 情节严重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
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这包括了对患者身体造成实质性损害的情况。
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非法行医可能导致传染病的扩散,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使用不合格的医疗用品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屡教不改,持续非法行医的行为应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这是一个兜底条款,用于涵盖其他可能认定为情节严重的非法行医行为。
2.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
造成就诊人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这表示非法行医行为对患者造成了更为严重的身体损害。
造成三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非法行医行为对多名患者造成了身体损害,其严重性不言而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行医最低处罚是什么?
非法行医的最低处罚标准并非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具体违法情节的轻重来裁定。一般来说,非法行医的最低处罚为管制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的规定: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里的“情节严重”包括但不限于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以及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等情形。
若非法行医行为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如造成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或者造成三名以上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等,则处罚将升级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非法行医行为导致就诊人死亡,那么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严厉惩罚。
此外,对于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情况,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罚款标准还可能依据违法行为的持续时间、违法所得以及是否造成危害他人健康后果及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裁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上则是关于“医疗事故”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在维权过程中,应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同时,也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维权行为合法合规。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医疗纠纷”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4.30
-
在村卫生室打针感染是否属于医疗事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医护人员的行为存在过错,且这种过错与患者的感染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很可能构成医疗事故。患者可以通过医疗事故鉴定等法定程序来确定责任和赔偿事宜。同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时间:2025.04.30
-
本文旨在探讨当个人病历资料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被公开时,受害者可以采取的法律措施。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患者同意而泄露其病历信息的行为均属违法,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时间:2025.03.24
-
药品不良反应的责任归属问题,涉及到药品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医疗机构等多方主体。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药品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原则上由药品生产企业承担主要责任;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医疗机构或销售方存在过错,则也可能成为责任主体之一。...时间:2025.03.20
-
医生在急救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可能会面临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具体责任的认定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医生的行为是否符合医疗规范、是否存在过失等。本回答将从法律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时间:2025.03.19
-
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求助,卫生行政部门(通常是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监督和管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为。他们有权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投诉,并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3.12
-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大病低保制度是一项针对因家庭成员患大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而设立的重要救助措施。它为这些家庭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通过一系列照顾政策减轻了他们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本文将详细解析大病低保户的申请条件、申请流程以及可享受的照顾政策,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家庭能够及时获...时间:2025.03.11
-
医疗事故行政处罚的时效一般为两年,但在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情况下,时效可延长至五年。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3.11
-
医疗机构及人员存在违法、患者受损害且与医疗行为有因果、人员存在过错、违法与损害有直接因果关系,同时满足才担责。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3.11
-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医疗事故的报告主体主要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但同时,相关法律也赋予了患者、家属以及其他知情人员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权利在特定情况下,第三方是可以代为报告医疗事故的。...时间: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