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虚假广告导致损失,商家是否需全额赔偿?
虚假广告导致损失,商家是否需全额赔偿?
1.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发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侵犯,商家需承担侵权责任。
2.赔偿范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赔偿不仅包括消费者的实际损失,还包括惩罚性赔偿。
3.主观故意与过失:如果能证明商家存在主观故意发布虚假广告,法院在判决时可能会倾向于加重赔偿责任。而对于因过失导致的虚假广告,赔偿责任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4.实际损失:赔偿是否全额,关键在于确定消费者的实际损失。这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如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费用)及间接损失(如因商品问题导致的健康损害、维修费用等)。消费者需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损失。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二十条、第五十五条
第三方平台是否需担责?
1. 平台性质界定:首先明确第三方平台的性质,是纯粹的信息中介服务提供者,还是同时提供商品/服务的在线交易撮合、支付结算等服务。《电子商务法》将电商平台分为自营业务平台和仅提供平台服务的两类,两者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
2. 过错责任原则:根据《民法典》第1194-1197条,网络服务提供者(包括第三方平台)对于用户发布的信息,若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导致损害发生的,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平台明知或应知用户利用其平台侵犯他人权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需承担责任。
3. 安全保障义务:《电子商务法》第38条要求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应当进行身份核验、主体登记,并且要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制度,对违法经营行为采取必要措施。平台还需确保交易安全,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违反这些义务可能导致法律责任。
4. 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法》第41-45条强调了电商平台对于平台上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责任,要求平台接到通知后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并将通知转送至涉嫌侵权的商家。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均强调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要求平台在消费者权益受损时,提供商家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若平台不能提供的,消费者可以向平台要求赔偿。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了电商平台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对平台内经营者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确立了过错责任原则和“通知-删除”规则。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由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细化了网络交易平台的义务和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强化了对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规定了网络交易平台在特定情形下的先行赔付责任。第三方平台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关键在于其是否履行了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是否参与了侵权行为、是否明知或应知侵权行为的存在而未采取措施等。平台的责任范围和程度会根据具体情况及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来判定。
商家因发布虚假广告导致消费者损失,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可能包括实际损失及惩罚性赔偿。是否需全额赔偿,需综合考虑商家的过错程度、消费者的实际损失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建议消费者在遭遇此类情况时,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商家也应严格遵守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因虚假广告引发的法律风险。
-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纠纷频发,其中全损车交易尤为引人关注。消费者花费重金购买所谓精品二手车,却意外发现车辆曾遭重大事故并被保险公司推定全损。本文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相关问题的核心。...时间:2025.08.11
-
随着我国消费者维权体系形成行政调解+司法救济+社会监督的多维格局,消费者在遭遇权益侵害时,既可通过12315热线、全国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快速投诉,也可在调解失败后依法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时间:2025.08.11
-
游戏消费纠纷中,退款政策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始终是焦点。2025年,随着《民法典》与行业规范的细化,游戏退款条件及流程更趋明确。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游戏退款要求”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广州某知名零食品牌因消费者曝光鸭爪发霉问题引发舆论关注。事件中消费者最初获赔千元承诺,后因品牌方质疑其职业打假人身份被拒赔,仅获原价退款。这一争议折射出食品安全维权中的普遍困境:消费者如何证明自身权益受损?商家与厂家责任如何划分?...时间:2025.08.06
-
近期,某地一家火锅店因“阴阳菜单”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美食博主李先生曝光称,该店招牌菜“羊围脖”对本地人标价198元,对外地游客却标价298元,且两桌菜品均存在缺斤短两问题。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立案调查,涉事店铺被暂停营业。下面小编将从“阴阳菜单的法律定性及处罚依据”与“消费欺诈立案的核心条件”两大维度,结合真...时间:2025.08.05
-
在消费市场中,商家欺诈行为屡见不鲜,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焦点。“退一赔三”作为重要法律救济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核心在于惩罚商家欺诈,补偿消费者损失。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快递丢了是否能原价赔偿不能一概而论。消费者在寄快递时,尤其是寄送贵重物品,最好选择保价,并保留好物品价值的相关凭证。若不幸遇到快递丢失且赔偿不合理的情况,可依据法律规定,与快递公司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间:2025.08.04
-
近日,手工面包因价格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费者直指其为“面包刺客”;同期,线下烘焙店内单价58元的碱水结也引发“天价面包”的讨论。在消费升级与成本攀升的双重背景下,高价面包是否合法?市场定价的监管边界何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框架、定价逻辑与监管主体三个维度,结合典型案例与权威法规,解析高价面包定价的合法性...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地景区发生游客为逃票通过梯子法翻墙进景区的事件,此类事件频发,暴露出公众对逃票法律后果的认知缺失。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结合相关法律及典型案例,解析“游客翻墙逃票的处罚依据”与“逃票行为的违法本质”,为公众划清法律红线。...时间:2025.07.31
-
近年来美容行业低价引流、强制升单的套路屡见不鲜,部分商家通过技术手段制造心理强制,迫使消费者接受高价服务。纹眉店店员故意将顾客眉毛纹丑,利用其不敢出门见人的心理,强迫其升级消费高价项目,最终涉事店长和顾问因强迫交易罪获刑。...时间:2025.07.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