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什么情况下的合同是属于无效合同?

发布时间:2024.04.28 18:18:50
无效合同的情况涵盖了虚假意思表示、违反法律法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合同主体不适格、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以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这些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均被视为无效合同。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无效合同”的相关问题。

2024年什么情况下的合同是属于无效合同?

  合同无效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并附有相关的法律条款:

  一、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即,如果合同双方没有真实的意愿达成合同,而是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合同,则该合同无效。

  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这意味着,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三、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换言之,如果合同双方恶意串通,以损害第三方利益为目的签订合同,那么这份合同是无效的。

  此外,还有以下情况也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合同主体不适格的,即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性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通则》第58条和《合同法》第52条)。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法》第52条)。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法》第52条)。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第52条以及《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对于出现无效合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报警吗?

  对于出现无效合同的情况,是否可以选择报警,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情形。一般来说,如果无效合同涉及欺诈、非法活动或其他违法行为,报警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合同欺诈或非法活动:

  如果合同中的一方使用欺诈手段,或者合同内容本身涉及非法活动(如诈骗、洗钱等),那么这不仅仅是合同纠纷,而是刑事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应该立即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所有相关证据。

  恶意串通或损害第三方利益:

  如果合同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的利益,这种合同不仅无效,而且可能构成犯罪。对于此类行为,报警是寻求法律保护和追究责任的有效途径。

  不涉及犯罪的一般无效合同:

  对于那些因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显失公平等原因而被认定为无效的合同,如果不涉及犯罪行为,报警可能不是首选的解决方式。这类纠纷通常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合同无效并寻求相应的赔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上则是关于“无效合同”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同居18年男友三次赠与房产但去世前又撤销合法吗?
    近日,一则同居18年男友三次赠与房产后去世前撤销的案件引发社会热议。男方生前三次书面承诺将房产赠与女友,却在临终前通过视频撤销赠与,法院最终判决撤销行为合法,房产归其母亲继承。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
    时间:2025.08.08
  • 14岁女生解约MCN被索赔,如何维权?
    未成年人参与直播行业引发的法律纠纷频发。某MCN机构与14岁女生小云的合同纠纷案中,机构以违约为由索赔1.7万元,而小云仅获1.3万元工资。此类事件暴露出未成年人签约乱象: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设置霸王条款,未成年人因认知局限陷入法律困境。...
    时间:2025.07.29
  •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主要包括违反法律法规、主体不适格、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及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受影响的一方应及时寻求法律帮助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关于“拆迁协议订立后可确认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
    时间:2025.07.10
  • 女子中百万大奖摊主称未付款夺票,彩票归属权算谁的?
    近年来彩票中奖纠纷频发,其中未付款彩票中奖后归属权争议尤为典型。当购买者选号后未支付票款,而彩票实际出票并中得大奖时,奖金应归购买者、摊主还是国家所有?双方协商无果时,法律如何界定权利归属?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此类纠纷的核心争议点,明确权利边界,为公众提供风险防范指引。...
    时间:2025.07.07
  • 夫妻一方出轨了净身出户的协议能生效吗?
    净身出户协议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严格遵守协议约定。若因协议产生纠纷,应通过合法途径进行解决。关于“夫妻一方出轨了净身出户的协议能生效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04
  • 定金和订金有啥区别哪个可以退?
    在民事交易中,定金与订金的表述常被混用,但二者法律性质截然不同,直接关系到合同履行障碍时能否主张退款。双方仅口头约定却未明确款项性质,一旦发生纠纷,法律适用与责任划分亦成难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义、退款规则及争议处理三个维度,系统解析二者的区别,并针对口头约定不明的情形提供解决路径,帮助读者规避交易风...
    时间:2025.07.02
  • 合同中止与合同终止有哪些区别?
    合同中止与合同终止有啥区别?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而合同中止是指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暂处于停止状态。在合同中止履行期间,权利、义务关系依然存在,在抗辩权消灭后,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原来的效力。...
    时间:2025.06.20
  • 民事行为能力年龄是怎样划分的?
    民事行为能力是自然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独立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基础。其年龄划分直接关乎权利行使的合法性,而精神病患者的民事行为能力认定则需结合其精神状态综合判断。下面小编将系统解析我国法律对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划分标准,并探讨精神病患者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界定,以期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
    时间:2025.05.31
  • 特大暴雨算不可抗力吗?
    在法律领域,不可抗力条款对明确合同双方责任、保障交易安全至关重要。特大暴雨作为常见自然现象,其是否构成不可抗力直接影响合同履行及责任认定。下面小编将深入探讨特大暴雨在法律上的性质,并系统梳理不可抗力的法定范畴,为公众理解法律规则、防范法律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时间:2025.05.28
  • 三包服务是哪三包法律规定
    在消费市场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直是法律关注的重点。为了确保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能够获得应有的售后服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三包服务制度。这一制度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促使商家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时间:2025.05.2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