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买到仿冒品应找谁赔偿?
买到仿冒品应找谁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以及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当消费者购买到仿冒品,说明其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受到了侵犯,因此可以向销售者要求退一赔三(即退还购买金额,并赔偿三倍的购货款)。如果销售者不能提供生产者的具体信息,消费者可以直接向电商平台索赔,因为电商平台有义务对商家进行监管,确保其销售的商品是真实的。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服务欺诈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服务欺诈是指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或者虚构事实,诱使消费者做出错误决定,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被视为违法行为,可能会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欺诈行为,行政机关有权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3. 刑事责任:如果欺诈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如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可能包括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4. 信用责任: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欺诈行为会被记录在企业的信用档案中,影响其信用评级和市场活动。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以上法律责任的承担会根据欺诈的具体情况、造成的损失程度以及是否构成犯罪等因素进行判断。
消费者在购买到仿冒品时,应首先与销售者协商解决,如遇困难,可寻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相关部门的帮助,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识别仿冒品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纠纷频发,其中全损车交易尤为引人关注。消费者花费重金购买所谓精品二手车,却意外发现车辆曾遭重大事故并被保险公司推定全损。本文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相关问题的核心。...时间:2025.08.11
-
随着我国消费者维权体系形成行政调解+司法救济+社会监督的多维格局,消费者在遭遇权益侵害时,既可通过12315热线、全国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快速投诉,也可在调解失败后依法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时间:2025.08.11
-
游戏消费纠纷中,退款政策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始终是焦点。2025年,随着《民法典》与行业规范的细化,游戏退款条件及流程更趋明确。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游戏退款要求”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广州某知名零食品牌因消费者曝光鸭爪发霉问题引发舆论关注。事件中消费者最初获赔千元承诺,后因品牌方质疑其职业打假人身份被拒赔,仅获原价退款。这一争议折射出食品安全维权中的普遍困境:消费者如何证明自身权益受损?商家与厂家责任如何划分?...时间:2025.08.06
-
近期,某地一家火锅店因“阴阳菜单”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美食博主李先生曝光称,该店招牌菜“羊围脖”对本地人标价198元,对外地游客却标价298元,且两桌菜品均存在缺斤短两问题。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立案调查,涉事店铺被暂停营业。下面小编将从“阴阳菜单的法律定性及处罚依据”与“消费欺诈立案的核心条件”两大维度,结合真...时间:2025.08.05
-
在消费市场中,商家欺诈行为屡见不鲜,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焦点。“退一赔三”作为重要法律救济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核心在于惩罚商家欺诈,补偿消费者损失。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快递丢了是否能原价赔偿不能一概而论。消费者在寄快递时,尤其是寄送贵重物品,最好选择保价,并保留好物品价值的相关凭证。若不幸遇到快递丢失且赔偿不合理的情况,可依据法律规定,与快递公司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间:2025.08.04
-
近日,手工面包因价格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费者直指其为“面包刺客”;同期,线下烘焙店内单价58元的碱水结也引发“天价面包”的讨论。在消费升级与成本攀升的双重背景下,高价面包是否合法?市场定价的监管边界何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框架、定价逻辑与监管主体三个维度,结合典型案例与权威法规,解析高价面包定价的合法性...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地景区发生游客为逃票通过梯子法翻墙进景区的事件,此类事件频发,暴露出公众对逃票法律后果的认知缺失。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结合相关法律及典型案例,解析“游客翻墙逃票的处罚依据”与“逃票行为的违法本质”,为公众划清法律红线。...时间:2025.07.31
-
近年来美容行业低价引流、强制升单的套路屡见不鲜,部分商家通过技术手段制造心理强制,迫使消费者接受高价服务。纹眉店店员故意将顾客眉毛纹丑,利用其不敢出门见人的心理,强迫其升级消费高价项目,最终涉事店长和顾问因强迫交易罪获刑。...时间:2025.07.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