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消费者心理伤害可否索赔?
消费者心理伤害可否索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如果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支付价款三倍的赔偿,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计算。此外,如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造成人身伤害或者重大精神损失的,还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未告知风险销售者需担责吗?
销售者有义务向消费者充分、真实地披露商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销售者未能履行这一义务,导致消费者因未知的风险而遭受损失,销售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因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销售者的隐瞒行为可能构成欺诈或者违约。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这意味着销售者有义务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所有重要信息,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
2. 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发票或者其他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或者其他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这也隐含了销售者需要提供足够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3. 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如果销售者故意隐瞒风险,可能被认定为欺诈,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未告知风险的销售者在法律上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具体的法律责任会根据实际情况,如消费者的损失程度、销售者的主观意图等因素来确定。
消费欺诈的赔偿额度如何计算?
消费欺诈的赔偿额度主要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计算。根据该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其退货或者更换,同时可以要求经营者支付价款三倍的赔偿。如果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照500元计算。这是法律对于消费欺诈的基本赔偿原则,即“退一赔三”。
此外,如果消费者的损失超过三倍价款的,消费者还可以主张实际损失,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价款的十倍。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的赔偿可能超过价款的三倍。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 同法第四十九条(现已被第五十五条取代):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以上是基本的法律规定,但在具体案件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特别是因商家的欺诈行为或商品/服务问题导致心理伤害时,他们有权提出索赔,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实际操作中,消费者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心理伤害的存在及其与商品或服务的直接关联,这可能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评估报告等。在此情况下,建议消费者寻求专业法律援助以维护自身权益。
【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关注法头条,3万+注册律师每天为您提供实用的法律干货。遇到棘手的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从专业角度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纠纷频发,其中全损车交易尤为引人关注。消费者花费重金购买所谓精品二手车,却意外发现车辆曾遭重大事故并被保险公司推定全损。本文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相关问题的核心。...时间:2025.08.11
-
随着我国消费者维权体系形成行政调解+司法救济+社会监督的多维格局,消费者在遭遇权益侵害时,既可通过12315热线、全国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快速投诉,也可在调解失败后依法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时间:2025.08.11
-
游戏消费纠纷中,退款政策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始终是焦点。2025年,随着《民法典》与行业规范的细化,游戏退款条件及流程更趋明确。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游戏退款要求”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广州某知名零食品牌因消费者曝光鸭爪发霉问题引发舆论关注。事件中消费者最初获赔千元承诺,后因品牌方质疑其职业打假人身份被拒赔,仅获原价退款。这一争议折射出食品安全维权中的普遍困境:消费者如何证明自身权益受损?商家与厂家责任如何划分?...时间:2025.08.06
-
近期,某地一家火锅店因“阴阳菜单”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美食博主李先生曝光称,该店招牌菜“羊围脖”对本地人标价198元,对外地游客却标价298元,且两桌菜品均存在缺斤短两问题。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立案调查,涉事店铺被暂停营业。下面小编将从“阴阳菜单的法律定性及处罚依据”与“消费欺诈立案的核心条件”两大维度,结合真...时间:2025.08.05
-
在消费市场中,商家欺诈行为屡见不鲜,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焦点。“退一赔三”作为重要法律救济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核心在于惩罚商家欺诈,补偿消费者损失。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快递丢了是否能原价赔偿不能一概而论。消费者在寄快递时,尤其是寄送贵重物品,最好选择保价,并保留好物品价值的相关凭证。若不幸遇到快递丢失且赔偿不合理的情况,可依据法律规定,与快递公司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间:2025.08.04
-
近日,手工面包因价格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费者直指其为“面包刺客”;同期,线下烘焙店内单价58元的碱水结也引发“天价面包”的讨论。在消费升级与成本攀升的双重背景下,高价面包是否合法?市场定价的监管边界何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框架、定价逻辑与监管主体三个维度,结合典型案例与权威法规,解析高价面包定价的合法性...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地景区发生游客为逃票通过梯子法翻墙进景区的事件,此类事件频发,暴露出公众对逃票法律后果的认知缺失。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结合相关法律及典型案例,解析“游客翻墙逃票的处罚依据”与“逃票行为的违法本质”,为公众划清法律红线。...时间:2025.07.31
-
近年来美容行业低价引流、强制升单的套路屡见不鲜,部分商家通过技术手段制造心理强制,迫使消费者接受高价服务。纹眉店店员故意将顾客眉毛纹丑,利用其不敢出门见人的心理,强迫其升级消费高价项目,最终涉事店长和顾问因强迫交易罪获刑。...时间:2025.07.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