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买到假货如何维护权益?
买到假货如何维护权益?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以及公平交易并获得质量保障的权利。当购买到假货时,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或生产者要求退换货,如果因此受到损失,有权要求赔偿。
2. 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应当具备应有的使用性能,符合明示的质量状况。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依据该法要求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四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2. 同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商品缺陷致损法律救济?
如果消费者因为商品缺陷导致损失,他们有权寻求法律救济。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保法》),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即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当商品存在缺陷并造成消费者损害时,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或者生产者要求赔偿。
其次,依据《产品质量法》,如果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应当负责赔偿,除非他们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如能证明产品缺陷是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问题引起的,责任则在于生产者;如果产品在销售时质量已经明显不符合标准,销售者也需承担责任。
此外,根据《侵权责任法》,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如果被侵权人选择向销售者请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责任人追偿。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年修订)
-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 第四十八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修订)
- 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年通过)
- 第四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消费者如何索赔质量问题商品?
消费者在购买到质量问题的商品时,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保法》)以及《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索赔。首先,消费者需要证明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这通常可以通过保留购物凭证、商品本身、检测报告等方式实现。其次,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或者生产者提出索赔,包括要求修理、更换、退货、退款,以及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如果销售者或生产者拒绝赔偿,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其他消费者组织投诉,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涉及的产品质量问题是严重的,例如对消费者的健康或生命造成威胁,消费者还可以根据《消保法》要求销售者或生产者支付惩罚性赔偿。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第四十八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 第五十一条: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 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
以上是基本的法律规定,具体索赔过程可能会因个案情况有所不同,建议在遇到问题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如果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应首先保存好购物凭证、产品及包装,然后与商家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果,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进行投诉。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法行事,理性维权。
-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纠纷频发,其中全损车交易尤为引人关注。消费者花费重金购买所谓精品二手车,却意外发现车辆曾遭重大事故并被保险公司推定全损。本文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相关问题的核心。...时间:2025.08.11
-
随着我国消费者维权体系形成行政调解+司法救济+社会监督的多维格局,消费者在遭遇权益侵害时,既可通过12315热线、全国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快速投诉,也可在调解失败后依法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时间:2025.08.11
-
游戏消费纠纷中,退款政策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始终是焦点。2025年,随着《民法典》与行业规范的细化,游戏退款条件及流程更趋明确。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游戏退款要求”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广州某知名零食品牌因消费者曝光鸭爪发霉问题引发舆论关注。事件中消费者最初获赔千元承诺,后因品牌方质疑其职业打假人身份被拒赔,仅获原价退款。这一争议折射出食品安全维权中的普遍困境:消费者如何证明自身权益受损?商家与厂家责任如何划分?...时间:2025.08.06
-
近期,某地一家火锅店因“阴阳菜单”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美食博主李先生曝光称,该店招牌菜“羊围脖”对本地人标价198元,对外地游客却标价298元,且两桌菜品均存在缺斤短两问题。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立案调查,涉事店铺被暂停营业。下面小编将从“阴阳菜单的法律定性及处罚依据”与“消费欺诈立案的核心条件”两大维度,结合真...时间:2025.08.05
-
在消费市场中,商家欺诈行为屡见不鲜,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焦点。“退一赔三”作为重要法律救济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核心在于惩罚商家欺诈,补偿消费者损失。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快递丢了是否能原价赔偿不能一概而论。消费者在寄快递时,尤其是寄送贵重物品,最好选择保价,并保留好物品价值的相关凭证。若不幸遇到快递丢失且赔偿不合理的情况,可依据法律规定,与快递公司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间:2025.08.04
-
近日,手工面包因价格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费者直指其为“面包刺客”;同期,线下烘焙店内单价58元的碱水结也引发“天价面包”的讨论。在消费升级与成本攀升的双重背景下,高价面包是否合法?市场定价的监管边界何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框架、定价逻辑与监管主体三个维度,结合典型案例与权威法规,解析高价面包定价的合法性...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地景区发生游客为逃票通过梯子法翻墙进景区的事件,此类事件频发,暴露出公众对逃票法律后果的认知缺失。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结合相关法律及典型案例,解析“游客翻墙逃票的处罚依据”与“逃票行为的违法本质”,为公众划清法律红线。...时间:2025.07.31
-
近年来美容行业低价引流、强制升单的套路屡见不鲜,部分商家通过技术手段制造心理强制,迫使消费者接受高价服务。纹眉店店员故意将顾客眉毛纹丑,利用其不敢出门见人的心理,强迫其升级消费高价项目,最终涉事店长和顾问因强迫交易罪获刑。...时间:2025.07.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