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广告欺诈如何进行法律救济?
广告欺诈如何进行法律救济?
广告欺诈是指在广告活动中,通过虚假或者误导性的信息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消费者有权要求欺诈方停止欺诈行为,赔偿损失,恢复原状或消除影响。同时,如果广告发布者或经营者明知或应知广告内容虚假仍发布或提供,应承担连带责任。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消费者因误导购买能退款吗?
如果消费者因为误导而购买了商品或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他们有权要求退款。误导可能包括虚假广告、误导性陈述或者隐瞒重要信息等行为,这些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如果商家的误导行为构成欺诈,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消费者不仅可以要求退款,还可以要求商家支付价款三倍的赔偿。
【引用法条】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如果消费者能够证明他们是因为商家的误导而购买了商品或服务,他们完全有权要求退款,甚至有可能获得额外的赔偿。但是,具体是否能够退款以及能否获得赔偿,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证据来判断,可能需要通过消费者投诉、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非真实广告承诺能否起诉?
如果广告承诺不真实,消费者是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起诉的。这主要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广告承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可能构成欺诈,导致消费者的财产权益受损。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如果广告承诺的内容与实际产品或服务不符,那么这样的广告就是违法的。
其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因为虚假广告承诺而受损,他们有权要求赔偿。如果广告承诺不真实,消费者不仅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对于广告欺诈,消费者不仅可以要求欺诈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还可以主张惩罚性赔偿。同时,相关行政部门也会对欺诈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市场秩序遇到广告欺诈,消费者应积极维权,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
近年来,二手车交易市场纠纷频发,其中全损车交易尤为引人关注。消费者花费重金购买所谓精品二手车,却意外发现车辆曾遭重大事故并被保险公司推定全损。本文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相关问题的核心。...时间:2025.08.11
-
随着我国消费者维权体系形成行政调解+司法救济+社会监督的多维格局,消费者在遭遇权益侵害时,既可通过12315热线、全国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快速投诉,也可在调解失败后依法启动仲裁或诉讼程序。...时间:2025.08.11
-
游戏消费纠纷中,退款政策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始终是焦点。2025年,随着《民法典》与行业规范的细化,游戏退款条件及流程更趋明确。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游戏退款要求”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广州某知名零食品牌因消费者曝光鸭爪发霉问题引发舆论关注。事件中消费者最初获赔千元承诺,后因品牌方质疑其职业打假人身份被拒赔,仅获原价退款。这一争议折射出食品安全维权中的普遍困境:消费者如何证明自身权益受损?商家与厂家责任如何划分?...时间:2025.08.06
-
近期,某地一家火锅店因“阴阳菜单”事件引发全网关注。美食博主李先生曝光称,该店招牌菜“羊围脖”对本地人标价198元,对外地游客却标价298元,且两桌菜品均存在缺斤短两问题。当地市场监管局迅速立案调查,涉事店铺被暂停营业。下面小编将从“阴阳菜单的法律定性及处罚依据”与“消费欺诈立案的核心条件”两大维度,结合真...时间:2025.08.05
-
在消费市场中,商家欺诈行为屡见不鲜,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焦点。“退一赔三”作为重要法律救济手段,为消费者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核心在于惩罚商家欺诈,补偿消费者损失。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消费者权益”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快递丢了是否能原价赔偿不能一概而论。消费者在寄快递时,尤其是寄送贵重物品,最好选择保价,并保留好物品价值的相关凭证。若不幸遇到快递丢失且赔偿不合理的情况,可依据法律规定,与快递公司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间:2025.08.04
-
近日,手工面包因价格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费者直指其为“面包刺客”;同期,线下烘焙店内单价58元的碱水结也引发“天价面包”的讨论。在消费升级与成本攀升的双重背景下,高价面包是否合法?市场定价的监管边界何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框架、定价逻辑与监管主体三个维度,结合典型案例与权威法规,解析高价面包定价的合法性...时间:2025.08.04
-
近日,一地景区发生游客为逃票通过梯子法翻墙进景区的事件,此类事件频发,暴露出公众对逃票法律后果的认知缺失。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实务角度,结合相关法律及典型案例,解析“游客翻墙逃票的处罚依据”与“逃票行为的违法本质”,为公众划清法律红线。...时间:2025.07.31
-
近年来美容行业低价引流、强制升单的套路屡见不鲜,部分商家通过技术手段制造心理强制,迫使消费者接受高价服务。纹眉店店员故意将顾客眉毛纹丑,利用其不敢出门见人的心理,强迫其升级消费高价项目,最终涉事店长和顾问因强迫交易罪获刑。...时间:2025.07.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