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劳务派遣的工伤保险谁买?
劳务派遣的工伤保险谁买?
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伤保险应由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负责缴纳和支付。当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被派至用工单位工作时,派遣单位被视为用人单位,因此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用工单位在此过程中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未进行赔偿,用工单位需先行赔偿,然后再向用人单位追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劳务派遣的工伤怎么赔偿?
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需要根据受伤程度进行不同的赔偿标准。如果用人单位或医疗保险基金拒不支付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或与其发生劳动争议和保险纠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和提起行政复议、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
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以上则是关于“工伤保险”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七级工伤赔偿涉及劳动者权益保障与用人单位责任分配,其赔偿金额与劳动关系存续状态直接关联。下面小编从赔偿项目构成、计算依据及劳动合同解除的合法性边界出发,结合现行法规及司法实践,系统梳理七级工伤的赔偿标准与劳动关系处理规则,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5.09
-
火灾事故等级划分与伤亡补报时效是法律规范火灾管理的重要环节。明确等级标准有助于精准调配救援资源,而补报机制则为动态掌握事故后果提供依据。下面小编即将围绕两大核心问题展开:划分火灾等级的法律依据,以及伤亡人数补报时限的规定,结合法律条文阐释核心规则。...时间:2025.05.06
-
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工伤后的员工是否能够拒绝调岗安排取决于具体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特定条件下,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工伤员工的工作岗位;同时,也保障了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的拒绝权。...时间:2025.05.04
-
申请伤残鉴定的时间长度因个案情况及当地司法实践而异,通常情况下,从提交完整材料到获得正式的伤残等级评定结果,大约需要1-3个月左右。具体时间还需根据受理机构的工作效率、案件复杂程度等因素来定。...时间:2025.05.03
-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申请工伤认定存在明确的时间限制。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则受伤职工本人、其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时间:2025.05.01
-
试用期不合格的员工被辞退是否需要赔偿,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辞退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建议用人单位在辞退试用期员工时,务必确保有明确的录用条件并已向员工公示,同时保留好相关证据以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关于“2025试用期不合格的员工被辞退要赔偿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时间:2025.04.30
-
在现代社会,职场压力与日俱增,员工猝死的悲剧时有发生。这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也引发了关于赔偿标准和工伤认定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深入解析这些问题,帮助员工和企业更好地了解相关权益与责任。...时间:2025.04.30
-
工伤与职业病虽然都属于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身体损害范畴,但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简单来说,工伤是指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时或因工作原因直接导致的身体损伤;而职业病则是指由于长期接触有害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引发的疾病。...时间:2025.04.25
-
离职赔偿是指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时,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关于“离职赔偿2n+1和n+1有什么区别?”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时间:2025.04.11
-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和职业压力的增大,因工作导致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医护人员等高强度职业群体。医生加班猝死事件时有发生,这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悲痛,也引发了社会对工伤赔偿标准的广泛关注。下面小编将结合最新法律规定,探讨医生加班猝死工伤赔偿标准,并详细分析工伤受伤赔偿的时效期。...时间: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