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大学实习生被辞退合法吗?
大学实习生被辞退合法吗?
大学实习生被辞退的合法性需分两种情形判断:
一、在校学生实习(劳务关系)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通常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或劳务合同。此时,辞退合法性取决于协议约定及辞退理由:
1.合法辞退:
若实习协议明确约定辞退条件(如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未完成工作任务等),且用人单位能证明实习生存在约定情形,则辞退合法。
2.违法辞退:
若协议未约定辞退条件,或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如以“岗位调整”为由随意解约),则实习生可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辞退导致的直接损失(如未结算的劳务报酬)及有证据证明的间接损失(如因辞退错失的其他实习机会的预期收益)。
二、已毕业实习生(劳动关系)
若实习生已毕业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则适用《劳动合同法》。此时辞退合法性需满足法定条件:
1.试用期辞退:
用人单位需证明实习生不符合录用条件(如学历造假、技能测试未达标),且需在试用期内书面告知辞退理由。2.正式合同辞退:
用人单位需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如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后仍无法胜任)、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需提前30日说明并听取工会意见)等条款解除合同,否则构成违法解除,实习生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工作满6个月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二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实习协议未约定辞退条款,用人单位能否随意辞退实习生?
实习协议未约定辞退条款时,用人单位能否随意辞退实习生需结合劳务关系性质与《民法典》合同编规则判断,通常不能随意辞退,具体分析如下:
一、劳务关系下的辞退限制
在校学生实习属劳务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由实习协议约定。
若协议未明确辞退条件,用人单位辞退实习生需满足《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关于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即“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形。
二、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
若用人单位主张实习生存在过错(如严重失职、违反规章制度)作为辞退理由,需承担举证责任。
如某公司以“实习生泄露客户信息”为由辞退,需提供监控录像、聊天记录等证据证明实习生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若无法证明,则辞退行为违法,实习生可要求赔偿。
三、赔偿范围与计算方式
实习生可主张的赔偿包括:
1.直接损失:未结算的劳务报酬、报销费用等。
2.间接损失:需有充分证据证明,如因被辞退错失的其他实习机会的预期收益(需提供新实习单位的录用通知、薪资证明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以上则是关于“实习辞退”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近日,某电商公司因一则《关于加班的通报表扬》陷入舆论漩涡。该公司公开表彰7月加班时长最高的员工达159.96小时,日均工作至深夜23:12,并号召全员学习其“无私奉献精神”。然而,这一行为不仅引发网友对“职场PUA”的批判,更触碰了《劳动法》的底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月加班160小时是否合法?我国对加班时长有何...时间:2025.08.08
-
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考察的特殊阶段,但这一阶段的权益保护常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纠纷。实践中劳动者常面临被辞退后能否获得补偿、工资是否全额发放、签署离职申请是否影响赔偿等核心问题。...时间:2025.08.08
-
公司解散涉及员工权益保障,经济补偿计算与争议解决是核心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可依据工作年限获得相应补偿,若公司拒不支付,员工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等途径维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公司解散员工补偿”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价值的直接体现,但现实中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下面小编将围绕拖欠工资打12345是否管用、拖欠工资多久可主张双倍补偿两大核心问题,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与司法实践,为劳动者提供清晰的维权路径与法律依据。...时间:2025.08.05
-
学信档案作为教育部指定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唯一平台,承担着学籍、学历、学位信息核验的核心功能。2025年,随着电子注册制度的全面深化,毕业生及在校生可通过电脑端与手机端双通道快速完成信息查询与验证。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学信档案”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5
-
面对外包公司拖欠工资,员工可按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的顺序维权,每一步都有法律支撑。要注意留存证据、及时行动,以免过了时效。同时,外包公司也应遵守法律,按时发薪,维护劳动关系和谐。...时间:2025.08.01
-
某生鲜采购员管某与公司签订《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约定每月工资中包含“竞业保密工资400元”,离职后公司以“已支付补偿”为由拒绝额外补偿。法院最终判决该条款无效,认定竞业限制补偿金不得混入工资,需在离职后按月支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支付规则及司法实践三个维度,解析“保密费混工资是否影响竞业约定效力”...时间:2025.07.31
-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其行为受到严格的法律和纪律约束。同时,公务员家属的经商行为以及公务员能否帮助父母打理生意,也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和司法解释,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时间:2025.07.25
-
公务员作为行使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其职业行为受《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近年来,部分公务员尝试通过直播等新兴方式获取收入,引发社会对公职人员廉洁性的关注。...时间:2025.07.25
-
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徐某某因在朋友圈发布“在办公室抽烟的人是傻*么?怎么还不去死……”等辱骂性言论,被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徐某某主张其言论系劝阻领导吸烟,公司行为构成违法解除,要求赔偿13.9万元。法院最终认定其言论超出合理范围,公司解雇合法。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时间: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