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学信档案怎么查?
2025年学信档案怎么查?
2025年学信档案查询需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完成,支持电脑端与手机端双渠道操作,具体流程如下:
1.电脑端查询流程
步骤一:访问官网并登录
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https://www.chsi.com.cn/,点击首页“学信档案”或“学籍查询”入口。已注册用户直接输入手机号/身份证号/邮箱及密码登录;未注册用户需点击“注册学信网账号”,按提示填写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等实名信息完成注册。
步骤二:身份核验
首次登录或长期未访问用户需进行实人验证。可选择“学信网APP人像比对”或“人工身份证件审核”(工作日9:00-17:00拨打客服电话010-67410388)。通过验证后,系统将自动绑定用户学籍信息。
步骤三:查询与验证
登录成功后,点击“高等教育信息”模块,选择“学籍”“学历”或“学位”子菜单。系统将展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学日期、毕业日期、学校名称、专业、学历层次等核心信息。
用户可点击“查看该学历的电子注册备案表”或“申请在线验证报告”,生成带防伪二维码的PDF文件,用于求职、升学、留学等场景。
2. 手机端查询流程
步骤一:下载APP并注册
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学信网”,下载官方APP并安装。打开APP后,点击“我的”-“登录/注册”,未注册用户需完成实名注册流程。
步骤二:实人验证与查询
登录后点击首页“高等教育信息”,选择“学籍”“学历”或“学位”模块。首次使用需通过APP人脸识别完成实人验证,验证通过后即可查看详细信息,并支持直接下载电子注册备案表至本地。
3. 常见问题处理
信息错误或缺失:若发现学籍信息中的姓名、身份证号、专业等关键字段错误,需立即联系所在院校学籍管理部门修正。例如,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明确要求新生在4月30日前核对学籍信息,错误反馈电话为0377-63393891。
报告有效期管理:在线验证报告默认有效期为6个月,用户可在学信档案“在线验证报告”模块中延长有效期,最长可延至6个月。
法律依据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办法>的通知》明确规定,学信网是学历证书查询的唯一指定平台,高校需在毕业生离校前完成学历电子注册,确保信息实时可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要求网络运营者收集用户信息时需实名认证,学信网注册流程严格遵循该条款,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2025年学信档案查询结果如何用于留学认证?
2025年学信档案查询结果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平台直接转换为国际认可的学历认证报告,流程涵盖材料提交、在线核验、报告生成三阶段,具体操作如下:
1. 认证申请前准备
获取电子注册备案表:登录学信档案,点击“高等教育信息”-“学历”,选择“查看该学历的电子注册备案表”,设置报告有效期为6个月,下载PDF版本并打印。
准备辅助材料:根据留学国家要求,可能需补充中文成绩单、毕业证书复印件、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等。例如,申请美国高校需提供WES认证所需的学信网成绩验证报告,可通过学信档案“国际合作申请”模块直接申请。
2. 提交认证申请
注册留学服务中心账号:访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网(https://zwfw.cscse.edu.cn/),完成实名注册并登录。
填写认证信息:选择“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在线申请”,按提示填写毕业院校、专业、入学与毕业时间等字段,并上传电子注册备案表、辅助材料等电子文件。
缴纳认证费用:系统自动计算认证费用(2025年标准为360元人民币/份),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
3. 在线核验与报告生成
学信网数据直传:留学服务中心与学信网数据互通,系统将自动核验申请人学历信息真实性。若核验通过,认证周期缩短至10-15个工作日;若需人工复核,周期可能延长至20个工作日。
下载认证报告:认证完成后,申请人可登录留学服务中心账号下载带教育部签章的PDF版认证报告,报告包含中文与英文双语内容,全球高校及企业广泛认可。
4. 特殊情况处理
军校学历认证:若申请人毕业于军队院校,需先通过学信档案“军校学历认证”模块提交申请,经全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审核后,生成《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再用于留学认证。
中外合作办学学历:需额外提供教育部出具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编号,学信网将联合办学方核验学历有效性。
法律依据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规定,学信网学历数据与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系统实时对接,确保国际认证的权威性与时效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美国国务院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明确,中美双方认可对方提供的学历认证报告,学信网电子注册备案表与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同属有效证明文件。
以上则是关于“学信档案”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近日,某电商公司因一则《关于加班的通报表扬》陷入舆论漩涡。该公司公开表彰7月加班时长最高的员工达159.96小时,日均工作至深夜23:12,并号召全员学习其“无私奉献精神”。然而,这一行为不仅引发网友对“职场PUA”的批判,更触碰了《劳动法》的底线。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月加班160小时是否合法?我国对加班时长有何...时间:2025.08.08
-
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向考察的特殊阶段,但这一阶段的权益保护常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纠纷。实践中劳动者常面临被辞退后能否获得补偿、工资是否全额发放、签署离职申请是否影响赔偿等核心问题。...时间:2025.08.08
-
公司解散涉及员工权益保障,经济补偿计算与争议解决是核心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可依据工作年限获得相应补偿,若公司拒不支付,员工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等途径维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公司解散员工补偿”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价值的直接体现,但现实中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下面小编将围绕拖欠工资打12345是否管用、拖欠工资多久可主张双倍补偿两大核心问题,结合现行法律法规与司法实践,为劳动者提供清晰的维权路径与法律依据。...时间:2025.08.05
-
面对外包公司拖欠工资,员工可按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的顺序维权,每一步都有法律支撑。要注意留存证据、及时行动,以免过了时效。同时,外包公司也应遵守法律,按时发薪,维护劳动关系和谐。...时间:2025.08.01
-
某生鲜采购员管某与公司签订《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约定每月工资中包含“竞业保密工资400元”,离职后公司以“已支付补偿”为由拒绝额外补偿。法院最终判决该条款无效,认定竞业限制补偿金不得混入工资,需在离职后按月支付。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支付规则及司法实践三个维度,解析“保密费混工资是否影响竞业约定效力”...时间:2025.07.31
-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其行为受到严格的法律和纪律约束。同时,公务员家属的经商行为以及公务员能否帮助父母打理生意,也是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相关法律条款和司法解释,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时间:2025.07.25
-
公务员作为行使公权力的特殊群体,其职业行为受《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约束。近年来,部分公务员尝试通过直播等新兴方式获取收入,引发社会对公职人员廉洁性的关注。...时间:2025.07.25
-
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徐某某因在朋友圈发布“在办公室抽烟的人是傻*么?怎么还不去死……”等辱骂性言论,被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徐某某主张其言论系劝阻领导吸烟,公司行为构成违法解除,要求赔偿13.9万元。法院最终认定其言论超出合理范围,公司解雇合法。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时间:2025.07.21
-
近日,一女教师的经历引发社会对调岗合法性的广泛讨论——她服从学校安排从初中部调至高中部任教,却在一年后意外发现岗位等级被降低、工资及社保待遇随之减少。校方虽承认未履行告知义务,但数月过去仍未兑现补发工资差额、恢复岗位职级的承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拆解相关争议焦点,为劳动者维权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