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未成年充值不给退款可以报警吗?
未成年充值不给退款可以报警吗?
依据《民法典》的解释,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单次大额充值行为,需经过监护人同意或追认方可有效;若未经同意,监护人有权主张退款,且该金额的合理性需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日常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如果充值金额巨大,明显超出其年龄和智力的理解范围,那么该行为可被视为效力待定,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认定行为无效时,则可要求退款。
同时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
如果要对充值金额进行退还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包括充值记录、设备使用记录、提交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特征,如操作时间规律、游戏等级提升情况等。之后尝试联系游戏公司的客服,说明情况并提出退款要求。若与平台的协商未能达成满意结果,可以向12315消费者协会、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进行投诉。最后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台返还相应钱款。
未成年充值退款投诉哪个部门?
1.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
拨打12315热线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小程序提交投诉信息,需提供充值记录、游戏账号及身份证明等材料,明确描述事件经过。该热线专门受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将督促企业依法处理退款。
2.文化和旅游部或地方文化市场管理部门
若充值涉及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可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查询投诉途径,或向地方文化管理部门举报。该部门对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及不当消费行为负有监管职责。
3.工信部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
针对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服务、充值消费等行为,可向工信部或网信办投诉。这些部门负责监管网络安全和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行为,尤其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4.消费保投诉平台
作为中国电子商会旗下消费服务保障平台,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消费保投诉"提交投诉,后续由专员跟进处理。该平台符合互联网投诉习惯,操作便捷。
-
三亚半山半岛洲际度假酒店因浴缸排水口出现红线虫引发舆论关注。酒店因卫生保洁疏漏导致游客住宿体验受损,最终在监管部门介入下向游客作出解释并给予补偿。下面小编详细解析酒店浴缸出现红线虫是否可索赔及如何有效维权两大核心问题,为消费者提供行动指南。...时间:2025.08.28
-
近年来,多地出现针对商家的集中性投诉举报现象,引发社会对职业索赔合法性的质疑,以及职业打假人索赔行为是否构成敲诈的争议。下面小编将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职业索赔的合法性边界,以及职业打假人索赔行为是否构成敲诈的核心判定标准。...时间:2025.08.28
-
近日,一则机票跨平台价差的消息引发热议。消费者黄先生在一购票APP上花费3129元购买机票后,在另一售票平台上发现相同机票仅卖570元,价差达到2559元。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与分析。...时间:2025.08.27
-
深夜独居时遭遇门锁故障,被开锁师傅以技术费、上门费等名义索要高额费用的情况屡见不鲜。多地曝光开锁行业乱象,部分商家通过模糊报价、诱导消费、强制交易等手段侵害消费者权益。面对此类纠纷,消费者如何依法维权?开锁服务中的服务费、上门费是否合法?...时间:2025.08.26
-
上海某餐厅因半只鸡售价1999元引发舆论热议。消费者质疑其价格合理性,商家则提供复杂制作流程的成本依据。这一事件折射出市场经济中定价自由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深层矛盾:商家是否有权自主定价?高价商品是否必然侵犯消费者权益?...时间:2025.08.25
-
近日,车主杨先生驾驶油箱容量为50升的车辆加油时,油枪显示加注量达67.96升,远超油箱物理容量。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加油站可能承担的责任及缺斤短两行为的处罚标准,为公众提供法律认知参考。...时间:2025.08.21
-
近年来,停车场天价收费事件频发。近日,某男子在东莞东站停车场停车2个多小时被收取170元停车费,将这一话题推上风口浪尖。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高额停车费的合法性认定标准,并梳理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为公众提供清晰的维权指引。...时间:2025.08.19
-
随着二手车市场交易规模扩大,全损车通过拍卖、中介等渠道流入市场的现象频发。消费者以正常车价购入全损修复车后,往往面临车辆贬值、安全隐患及法律纠纷。下面小编详细解析起诉维权的核心要点及全损车二次理赔的实务规则,为消费者提供系统性法律指引。...时间:2025.08.19
-
近日,8岁自闭症男童走失遇难事件引发社会对研学机构资质与安全责任的广泛关注。涉事机构以家政服务部名义注册,经营范围不含研学业务,却违规组织特需儿童参与高风险登山活动,暴露出行业监管漏洞与法律责任界定难题。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时间:2025.08.14
-
随着高端白酒市场持续升温,茅台酒因其稀缺性与高价值成为消费欺诈的重灾区。部分餐饮场所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通过调包手段窃取顾客自带茅台酒,不仅侵害消费者财产权,更扰乱市场秩序。调包茅台酒属于什么罪?遇到茅台酒被调包怎么报警?是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时间:2025.08.1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