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具有法律效力,但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并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判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因此,亲属如果了解案情,是有资格作为证人提供证言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亲属在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则不能作为证人,其证言将被视为无效。
亲属的证言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庭程序进行验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规定确保了证人证言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质证过程中,法庭会考察证人对案件事实是否有正确的感知、记录、回忆能力,以及证言与其他证据的相互印证情况等。
司法机关如何判断亲属证言的可信度?
司法机关在判断亲属证言的可信度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司法机关会审查证言的内容是否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司法机关会关注证言的取得方式是否合法,是否存在刑讯逼供、诱供等违法行为。
此外,司法机关还会结合证人的年龄、智力、精神状况以及作证时的环境等因素,综合评估证言的可信度。对于亲属证言,司法机关会特别警惕情感因素和利益冲突对证言真实性的影响,并据此作出判断。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第六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以上是关于“刑事案件中亲属的证言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在刑事案件中,证据是决定案件判决的关键因素。通过合法、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是否存在及其程度,从而直接影响到法院对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轻重的判断。...时间:2025.05.18
-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证据与检方证据的效力不存在预设的差异,均需经过法庭审查并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认定。双方提供的证据均应当符合合法性、关联性和客观真实性原则,其证明力取决于证据本身的质量和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时间:2024.02.28
-
在刑事辩护中,非法收集的证据是一个重要且敏感的问题。法律明确禁止非法取证行为,并对非法获取的证据设定了严格的排除规则。对于此类证据,律师应积极申请法院不予采纳,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法律程序公正。...时间:2024.02.2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