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误诊漏诊属于医疗过失吗?
误诊漏诊属于医疗过失吗?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医疗过失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导致患者受到人身损害的行为。对于误诊或漏诊是否构成医疗过失的问题,关键在于判断医生是否履行了应有的专业责任。如果是因为医生的疏忽大意或是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而导致误诊或漏诊,并且这种行为直接造成了患者的损害,则可以认定为医疗过失;如果误诊或漏诊是由于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或者当前医学技术水平的局限所造成的,在合理范围内发生的,则不应当被视为医疗过失。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该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病历篡改对诉讼有何影响?
在医疗事故的法律诉讼中,病历作为关键证据之一,对于判断医疗服务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是否存在过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医院或医护人员对病历进行了篡改,这将直接干扰案件事实的准确判定和责任归属。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伪造、隐瞒或者非法销毁医学文件及其他相关资料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且构成了违法行为,责任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在涉及民事赔偿的情况下,若一方提交的证明材料被证实为虚假,并因此给另一方造成了损害,则该方还需对该损失进行经济补偿。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五十八条:“医师应当按照规定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不得伪造、篡改、隐匿、销毁病历资料。”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并且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经过等内容。”
非法行医造成的伤害怎么维权?
当遭遇非法行医导致的伤害时,受害者或其家属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向卫生行政部门投诉:首先应该向当地的卫生健康委员会或其他负责卫生监督的部门提交投诉,要求对涉嫌非法行医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收集和固定证据,也为将来可能需要采取的进一步法律措施奠定了基础。
2.提起民事诉讼:如果非法行医行为给个人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或是造成了财产损失,受害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侵权方赔偿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用、因伤误工损失、护理费用等直接经济损失,以及精神损害赔偿金等非直接损失。
3.刑事控诉:对于那些情节特别严重且已构成犯罪的情况(例如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除了寻求民事赔偿之外,还应通过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请求依法追究非法行医者的刑事责任。
4.申请法律援助: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如果遇到任何法律上的难题,可以联系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免费或者低成本的法律援助服务,从而获得专业律师的帮助与指导,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误诊漏诊是否属于医疗过失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当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并因此给患者带来了额外伤害时,可被视为医疗过失。建议遇到此类问题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
『温馨提示』法头条是您解决法律问题的良师益友!在这里,您可以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遇到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
医疗纠纷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标准与术后感染的定性直接影响患者权益保障。2025年,我国通过《民法典》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明确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规则,并细化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下面小编将结合最新政策,系统解析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依据与术后感染的判定规则,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助力维护合法...时间:2025.06.15
-
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或家属与医院协商赔偿是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沟通、明确责任、合理计算赔偿金额,是协商成功的关键。了解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有助于维护合法权益。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条款,分析医疗事故赔偿协商策略及死亡赔偿标准。...时间:2025.06.06
-
药物过敏致人死亡是医疗纠纷中的常见类型,其责任认定需结合医院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过敏史询问是否充分、应急处理是否及时等因素综合判断。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若医院存在未履行告知义务、未进行必要皮试、未及时救治等过错,且该过错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患者家属可依法要求赔偿。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时间:2025.06.06
-
因视力矫正副作用自杀,家属能否要求医院赔偿需结合医院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自杀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法律规定的义务范围综合判断。若医院存在过错且与自杀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家属可依法维权。建议家属通过合法途径固定证据,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并寻求专业律师帮助。同时,医院应加强术前告知、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降低...时间:2025.06.06
-
针对医疗事故非法行医造成的损害赔偿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非法行医行为不仅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而且对患者健康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应当依法予以赔偿。...时间:2025.05.22
-
护士发错药致患者误服数日的事件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明确赔偿范围、遵循赔偿程序,并充分了解医疗事故的诉讼途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加强责任心和职业素养,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时间:2025.05.21
-
医疗患者的隐私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这些法律不仅规定了患者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应当遵循的原则,还明确了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时间:2025.05.21
-
医疗事故后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赔偿范围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等。...时间:2025.05.18
-
医疗事故超过诉讼时效后,原则上受害者将丧失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赔偿的权利。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如果能够证明存在法定中断、中止或延长事由,则可能仍有机会提起诉讼并获得赔偿。...时间:2025.05.18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药品的价格应当在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下,由经营者自主制定,并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药店可以随意定价,特别是当价格显著偏离正常市场水平时,可能引发关于价格合理性的质疑。关于“药店卖高价药消费者举...时间:2025.05.17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