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诈骗罪立案程序是怎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5.03.04 15:47:16
诈骗罪的立案程序是一个严谨而细致的过程,包括报案、受理、立案审查和立案后侦查等步骤。在立案过程中,公安机关会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同时,相关法律条款为立案程序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诈骗罪”的相关问题。

诈骗罪立案程序是怎么样的?

  诈骗罪的立案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以下是详细的说明及相关法律条款:

  立案程序步骤

  1.报案

  报案人:被害人或相关知情人发现诈骗行为后,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报案内容:报案时需提供详实信息,包括诈骗嫌疑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诈骗的具体手段、被骗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涉及的金额等。同时,应尽可能提供能证明诈骗事实的证据材料,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合同等。

  2.受理

  初步审查: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对报案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诈骗罪的立案条件。

  补充材料:若报案材料存在欠缺,公安机关可能要求报案人补充相关材料。

  3.立案审查

  深入调查: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进一步调查核实,包括收集证据、询问证人等,以确认是否存在诈骗犯罪事实。

  立案决定:若经审查,认为存在诈骗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就会作出立案决定。若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则不予立案,并会告知报案人不予立案的理由。

  4.立案后侦查

  侦查工作:立案后,公安机关将展开侦查工作,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查明案件事实,追缴赃款赃物,以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罪立案后可以被撤销吗?

  诈骗罪立案后,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被撤销的。

  撤销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诈骗罪立案后,若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案件可以被撤销: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如果在侦查过程中,发现诈骗行为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不构成犯罪,那么已经立案的案件应当撤销。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诈骗罪的追诉时效根据法定最高刑确定,如果案件已经超过追诉时效期限,则不应再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应当撤销。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因国家特赦令被免除刑罚,那么已经立案的案件也应当撤销。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诈骗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因此这一条款在此处不适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其他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如果被害人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案件也可能被撤销。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起诉或审判阶段死亡,且根据案件情况无需继续追究其刑事责任,那么案件应当撤销。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根据其他法律规定,如果存在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案件也可以被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以上则是关于诈骗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如何判断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APP是否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可从四个角度判断,是否违反“知情同意”原则,是否违反“最小必要”原则,是否违反“数据安全”义务以及是否违反“用户利益”保障。如果发现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积极找相关部门进行举报。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4.30
  • 写字楼玻璃老化掉落如何划分责任?
    写字楼玻璃老化掉落虽属于高空坠物,但根据《民法典》规定,其法律后果与高空抛物相同。建筑物管理人若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需承担侵权责任。公众应增强法律意识,政府需完善监管机制,共同守护“头顶上的安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高空抛物”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4.30
  • 重大刑事案件追诉期是多久?
    重大刑事案件,作为法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那些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的案件。这类案件通常涉及严重的暴力犯罪、财产犯罪或其他对社会秩序和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期,即法律规定的对犯罪人进行刑事追究的有效期限,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时间:2025.04.30
  • 知识产权检察厅负责哪些工作?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作为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有效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我国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检察厅。下面小编将详细介绍知识产权检察厅的主要职责,并概述知识产权犯罪的七个具体罪名。...
    时间:2025.04.30
  • 2025法庭上威胁杀人犯法吗?
    在庄严的法庭之上,法律的权威与尊严不容侵犯。偶尔会有个别人员在法庭上做出不当行为,如威胁杀人或扰乱法庭秩序。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法庭的严肃性,还可能触犯法律。那么,法庭上威胁杀人是否犯法?扰乱法庭秩序又将如何处理呢?...
    时间:2025.04.30
  • 2025公务员被双开会判刑吗?
    在当前社会,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其行为举止备受关注。而“双开”——即同时开除党籍和公职,是对公务员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一种严厉处分。那么,公务员被双开后是否会判刑?这种处分又会对子女的公务员报考产生何种影响呢?下面小编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时间:2025.04.30
  • 利用汇率跌涨进行财产增值是合法的吗?
    利用汇率跌涨进行财产增值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是合法的。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外汇交易,遵守国家外汇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同时,要充分了解市场风险,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计划。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非法经营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4.30
  • 商家将水果进行二次加工宣传自然生长属于虚假宣传吗?
    商家将水果进行二次加工后宣传为自然生长,属于虚假宣传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商家在进行商品宣传时,应当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应保持理性消费,仔细辨别商品信息,避免被虚假宣传所误导。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
    时间:2025.04.30
  • 报网警的电话是多少?
    当遇到网络犯罪问题时,可以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向网警报案。相关的法律条款为网警在查处网络违法犯罪案件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包括定罪量刑、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公民应依法行使报案权利,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秩序。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网警报警”的相关...
    时间:2025.04.30
  • 2025年死刑与死缓在法律上区别是什么?
    死刑与死缓是我国刑法中对犯罪行为人判处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刑罚。两者虽然都属于最严厉的刑事处罚,但在实际执行方式、条件以及后续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
    时间:2025.04.3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