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2025年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2025年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军职人员的正常执行职务活动。军人担负着捍卫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使命,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是对军人职责的侵犯,最终会导致军人的职务无法行使,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具体来说:
暴力:指行为人对依法执行职务的军人的身体实施打击或者强制,如拳打脚踢,或者用枪械、匕首、铁器、棍棒殴打,或者用绳索、铁丝、皮带捆绑等。实施暴力的结果,不仅使军人无法履行职务,还可能造成军人伤亡的后果。
威胁:指行为人以暴力相挟,实行精神强制、心理压制,使军人产生心理恐惧,不能或者无法履行职责、执行任务。威胁既可以当面进行,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传真或第三人转告等方式进行,其企图加害的对象既可以是军人本人,也可以是军人亲属。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如果是军人阻碍执行军事职务,则由《刑法》第四百二十六条作了特别规定,与本条形成法条竞合关系,对之应当依照特别法条即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治罪科刑,而不按本罪定罪论处。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对方系正在执行任务的军人,却故意以暴力、威胁方法加以阻挠,以致对方停止、放弃、变更执行职务,或者无法正常执行职务。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不服从管理,有的是逞能,有的是无端滋事,有的是为了报复,还有的是为了发泄私愤等。如果行为人不知对方是正在执行职务的军人,因其他原因以暴力殴打或以言语威胁的,则不构成本罪。
五、其他注意事项
行为人必须阻碍了军人依法执行职务。倘若没有阻碍其执行职务,如先企图阻碍但经做工作后能及时让其执行职务,则不构成本罪。
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军人依照上级合法军事命令而执行职务。职务行为的“合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因此,如果阻碍军人不合法的行为,则不能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处罚有哪些?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处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主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二、附加刑
除了主刑外,对于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行为,还可能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罚金的数额通常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三、其他处理措施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如果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行为造成军人伤害、死亡的,应当按照处罚较重的犯罪规定定罪处罚。
四、特殊情节的处理
如果行为人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且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情节严重,可能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五、法律解释与适用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的行为,就足以构成本罪,不需要实际对军人执行职务产生严重妨害的后果。
在认定是否构成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六十八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故意阻碍武装部队军事行动,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上则是关于“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儿童权益保护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我国通过多层次法律体系构建起覆盖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领域的儿童权益保障网络。2025年,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修订实施,儿童权益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以专门法律为核心、单行法规为补充、地方性法规为细化的立体化保护格局。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时间:2025.08.20
-
在法律纠纷中,当事人常因经济压力或对案件信心不足,选择全风险代理的方式委托律师。这种情况下,诉讼费的承担便成了一个关键问题,很多人会疑惑:全风险代理律师会出诉讼费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8.20
-
在社会生活中,一旦涉及刑事犯罪,哪怕最终被判处缓刑,当事人往往也会忧心忡忡,担心对家庭,尤其是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缓刑对孩子的影响并非全方位且绝对的。但在一些特定领域和关键人生节点上,确实可能带来挑战,这也警示着每一个人,务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时间:2025.08.20
-
云南大理码头海滩边租充电宝柜子上发现信号屏蔽器事件引发公众对未经报备使用信号屏蔽器是否违法的讨论。事件中,旅拍店被指通过屏蔽器干扰周边网络信号,影响商户经营和游客体验,警方明确表示未报备使用属违法行为。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时间:2025.08.20
-
近日,重庆某火锅店员工在垃圾桶捞取废油事件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与法律责任的激烈讨论。事件中,店家声称员工私自售卖废油未用于食品加工。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捞取废油的合法性边界及使用地沟油的刑事责任认定规则。...时间:2025.08.20
-
近日,湖南长沙某小区附近出现写有师某某违背公序良俗,介入闺蜜婚姻的横幅及讽刺锦旗,引发公众对公开羞辱他人是否合法的激烈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公开悬挂侮辱性横幅的合法性边界,并探讨公然辱骂他人可能触犯的罪名及法律后果。...时间:2025.08.20
-
近日,建筑工人酒驾送早产妻子获免责裁定引发热议,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双维度,解析醉驾免责的法律依据,并系统梳理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为公众理解法律适用提供专业指引。...时间:2025.08.20
-
近期,阮某平因假冒军人、院士身份被刑事拘留的案件引发广泛关注,其涉嫌罪名与法律定性成为公众讨论焦点。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构成要件及司法实践三个维度,系统解析阮某平案件的罪名认定逻辑,并深入阐释招摇撞骗罪的定罪标准,带来更加专业的分析解答。...时间:2025.08.20
-
近年来,职业背债人群体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他们以高额利益为诱饵,通过伪造身份、虚构资产等手段从金融机构套取贷款,最终沦为债务的替罪羊。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的问题解答。...时间:2025.08.19
-
近日,一起案件法律文书公开。在江苏南京发生的驾车碾压前妻、冲撞行人并捅刺群众的恶性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吉某因感情纠葛实施暴力犯罪,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数罪并罚。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解答。...时间:2025.08.19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