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根据现行法律,当合同一方违反约定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时,受损方可依法在一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求赔偿。一般而言,这个诉讼时效期为三年,从受损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之时开始计算。对于持续性侵权行为等特殊情形,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此外,《民法典》还针对某些特定情况设定了最长保护期限,即便受损方未意识到损害事实的存在,一旦超过此最长期限,其权益将不再受法律保护。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合同无效情形包括哪些呢?
合同无效指的是已经成立的合同由于违反了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或与公共道德相悖等原因,而不具备法律效力。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可导致合同被认定为无效:
合同一方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促使另一方签订合同,并且这种行为损害到了国家的利益;
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共同实施的行为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的利益;
以表面上合法的形式来掩盖其背后的非法目的;
合同内容或执行过程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
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中明确禁止的规定。
以上情形均可能导致相关合同被视为无效。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四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合同一方擅自更改条款合法?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是基于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愿一致达成的协议。任何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修改合同条款的行为,被视为违反了合同法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若某一方希望对合同内容进行变更,必须事先与其他各方进行协商,并获得其明确同意,这样所做的变更才能正式生效。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关于合同诉讼时效的计算需结合具体案情及法律法规来确定。建议遇到相关问题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准确的指导。
【温馨提示】法头条法务为您解答了关于“合同诉讼时效如何计算”的问题,如需更多法律建议,请前往法头条进行咨询。
-
铁路客票退票手续费制度是法律法规调整运输合同权利义务的重要体现。12306平台退票规则的制定需兼顾铁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与旅客合法权益,而“提前多久退票免收手续费”的问题,本质是运输合同解除权行使期限的法定限制。...时间:2025.06.12
-
在物业管理和业主权益的交织领域,物业与业主常常因各种问题产生矛盾与纠纷。物业费缴纳与发票开具是两个备受关注且易引发争议的问题,成为了横亘在物业与业主之间的一道难题。物业费作为维持小区正常运转、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其缴纳与否直接影响小区整体品质与业主生活质量。...时间:2025.06.03
-
快递丢件赔偿是消费者与快递公司争议频发的领域。我国《邮政法》《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保价快件按保价额赔偿,未保价快件按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不超过资费三倍。不同快递公司标准存在差异,赔偿倍数从三倍到十倍不等。下面小编结合法律条文与行业实践,解析快递丢件赔偿标准及倍数规则,为消费者提供维权指引。...时间:2025.05.30
-
在现代社会,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和财产形式,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情况日益普遍。特别是对于贷款购买的车辆,车主在偿还贷款期间可能面临资金周转需求,进而考虑将车辆作为抵押物。这一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车辆抵押、所有权归属以及抵押后车辆处置等问题,往往让购车者感到困惑。...时间:2025.05.28
-
合同修改后未签字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主要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以及具体法律规定。一般而言,如果合同的修改未经双方签字确认,则该修改可能不被法律所认可,除非有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已就修改内容达成一致。...时间:2025.05.20
-
当出库手续不全引发争议时,应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并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关键在于确认是否存在违约行为以及如何合理分配责任。...时间:2025.05.18
-
在法律实践中,不真正义务与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不真正义务关乎权利人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则明确了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这两个概念在合同履行、侵权责任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时间:2025.05.16
-
12315投诉是消费者维权的第一道防线,其调解结果虽无强制力,但可推动行政介入并固定证据。调解失败后,消费者可通过行政投诉、仲裁或诉讼继续维权,法律明确规定了酒店侵权行为的行政与民事责任。消费者在投诉时保留完整证据链,并在调解失败后及时咨询律师,选择最适合的维权路径。...时间:2025.05.16
-
强制退款能否退回取决于法定事由、证据充分性及程序合规性。消费者应优先通过协商、平台介入或行政投诉解决纠纷,必要时通过民事诉讼或刑事报案维护权益。法律明确保障消费者在商品质量不符、商家违约等情形下的退款权,同时要求消费者履行举证责任并遵守法定程序。...时间:2025.05.16
-
铁路客运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退票规则的制定不仅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关乎运输合同履行的公平性与效率性。12306平台作为铁路售票的官方渠道,其退票手续费政策需平衡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利益。下面小编从法律视角解析12306退票手续费最新规定,并明确退票免手续费时限的法律边界。...时间: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