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劳动合同仲裁后还能起诉吗?
劳动合同仲裁后还能起诉吗?
劳动合同仲裁后,当事人是还可以起诉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有规定,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前置程序,但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给予其进一步寻求司法救济的机会。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劳动合同仲裁后起诉需要注意什么?
劳动合同仲裁后起诉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确保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3、起诉状应详细说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等。
4、按照法院的要求缴纳诉讼费。
5、遵守法庭秩序,准时出庭,并如实陈述事实和理由。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的事项。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仲裁后还能起诉吗?”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法律援助的地方,可向我们法头条的律师来提出问题,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解答。
-
劳动合同纠纷案件主要涉及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环节产生的争议。这些争议可能涉及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竞业禁止和保密条款等多个方面。劳动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通常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关于“劳动合同纠纷案件起诉费一般要多少钱?”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时间:2024.12.02
-
劳动合同纠纷一般需要先进行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再提起诉讼。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当事人首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对仲裁结果不满,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的处理流程有助于公正、有效地解决劳动合同纠纷,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关于“劳动合同纠纷必须先仲裁再起诉吗?”的相关问题...时间:2024.11.26
-
劳动合同纠纷的赔偿标准挺复杂。要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劳动者能要赔偿金,这钱一般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要是没依法给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啥的,就得加付赔偿金。要是没签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得给双倍工资。关于“2024年劳动合同纠纷有哪些赔偿标准”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1.13
-
原告需要写好起诉状并准备充足证据,把诉讼请求写清楚,再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法院受理后,会通知被告来应诉。法院会依法进行判决,如果不服,可以上诉。当事人得遵守程序,按时完成诉讼任务。关于“2024年劳动合同纠纷诉讼程序流程是怎样的”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28
-
2024年劳动合同纠纷中,如果劳动者仅持有工资欠条并据此追索劳动报酬,且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那么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如涉及其他劳动关系争议,则仍需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劳动纠纷”的相关问题。...时间:2024.07.24
-
劳动合同纠纷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主要涉及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合同解除等方面。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途径主要包括协商解决、调解、仲裁和诉讼。...时间:2024.03.15
-
劳动合同纠纷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解决途径主要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发生争议时,应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若协商不成,则可通过企业内部调解、劳动行政部门调解或工会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如调解未果,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依法向人...时间:202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