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赠与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11.26 09:36:05
赠与合同的解除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准备相应的材料。在解除赠与合同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手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关于“赠与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赠与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

  赠与合同解除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赠与人在财产转移前撤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具有救灾、扶贫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

  2、受赠人侵害赠与人权益: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时,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3、受赠人不履行扶养义务: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时,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4、受赠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时,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5、赠与人经济状况恶化: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6、受赠人导致赠与人丧失能力: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条

  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有哪些区别?

  终止合同和解除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概念和适用情形:

  概念:终止合同是指基于某种法定或约定的事由,导致合同的效力自然消灭,不再存在。解除合同是指在合同订立后,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合同的一方或双方通过法定或约定的方式,提前结束合同的效力。

  适用情形:终止合同通常适用于合同期限届满、合同目的已经实现或无法实现等情形。解除合同则适用于合同一方或双方存在违约、协商一致解除、不可抗力等情形。

  相关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五十八条 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以上是关于“赠与合同解除的条件有哪些?”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法头条,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相关阅读更多>>
  • 2024年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条件?
    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由于未能克服的客观障碍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约定的既定目标;在履行合同义务的截止日期到来前,其中一方当事人若已明确地表示他将不会依照合同约定来履行其主要负债;又或者是当一方当事人拖延了履行其主要债务的时间,且经过相应的催告以后,仍然没有在合理期限内进行履约;亦或是因为一方当事人延迟履行债务...
    时间:2024.11.06
  • 2024年解除合同和撤销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解除与撤销合同的主要区别有四点:适用范围上,撤销权涵盖更广,不仅限于合同,还包括瑕疵意思表示等;而解除权仅针对已生效合同。诱因上,撤销权基于法律规定,而解除权可由法律或双方共识触发。法律效应上,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执行方式上,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关于“2024年解除合同和撤销合同的区别是什么”的问题,下面...
    时间:2024.11.06
  • 2024年协商一致解除合同还需要赔付违约金吗?
    在2024年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是否需要赔付违约金,主要取决于合同中的具体约定以及双方协商的结果。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约定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那么双方就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执行;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那么双方就需要通过协商来确定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同时,也需要注意区分劳动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在违约金问题上...
    时间:2024.09.28
  • 2024年用人单位如何解除合同?
    与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法定情形之一的,例如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定、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等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关于“2024年用人单位如何解除合同”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09.22
  • 2024年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属于违约方吗?
    判断主张解除合同的一方是否违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存在合法合理的解除合同原因,那么就不构成违约;否则,就可能构成违约并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处理相关纠纷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以获取准确和具体的法律意见。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合同违约”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9.19
  • 2024年单方解除合同条件是?
    单方解除合同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在特定条件下,无需取得对方同意即可解除合同的行为。这些条件通常涉及违约、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时间:2024.08.28
  • 2024年提前解除合同时需支付违约金吗?
    在合同法中,提前解除合同时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并非一概而论,这主要取决于合同双方的约定以及提前解约的具体情况。...
    时间:2024.03.13
  • 2024年出租方提前解除合同的条件和赔偿责任?
    出租方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并非无条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并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具体条件与赔偿责任的大小,取决于合同约定、法律规定以及提前解约的具体原因。...
    时间:2024.03.09
  • 2024年出租人提前解除合同是否需赔偿?
    在租赁合同关系中,出租人提前解除合同是否需要赔偿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合同条款、解除原因以及对承租人的实际损失情况。并非所有提前解约的情形都需要赔偿,但在特定条件下,出租人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时间:2024.02.13
  • 单位提前解除合同怎么赔偿的?
    提前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进行,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同时,双方应当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约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单位提前解除合同”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3.12.12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